知名研究机构 NavigantResearch(简称 NR)发布了最新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
相比不久之前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公布的那份榜单,NR 的报告毕竟是一份报告就要卖 3950 美元的高级智囊产品,所以是评测维度丰富闻名。
这份报告,会从公司愿景、市场发展策略、合作伙伴、生产策略、技术、营销 & 销售 & 产品、产能、产品质量 & 可靠性、产品组合和长期投入度等十个维度去综合评价,综合评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主流玩家竞争力排行榜。
根据这份榜单,谷歌的 Waymo、通用 Cruise 成为美国领跑的技术厂商,并与福特无人车一起,成为榜单中的领跑者(Leader),而来自中国的百度和老牌的大众汽车、芯片出身的 Intel、横冲直撞的 Uber 一起,也成为了有力的竞争者(contenders)。
并且,作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无人车项目,百度排名着实靠前,大有领跑的趋势。
相比百度,其他行业巨头级的企业,如苹果和特斯拉,始终是在第三梯队。
从这份榜单显然可以看出,百度的无人车,在全球都算是领先的,并且已经日益呈现出与国际巨头齐头并进之势。
在笔者看来,自动驾驶未来或许就是谷歌和百度的两级之争。
技术之外,商业化速度更是比拼对象
NR 这份报告,通过战略和执行两个维度,凸显了无人车行业发展绝非一门纯技术活。
如何拥有靠谱的无人车技术,并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同时将这一战略快速推进实施,这才是 NR 综合考虑的评判标准。
显然,商业化,对于所有的无人车厂商而言,都是必争之路。而从目前各家的试水来看,显然各有不同的选择。
无人车要商业化,两座大山横在面前:①如何突破路权的限制可以开起来;②如何让无人车尽快实现商业化。
路权的限制很好理解,毕竟目前各国的交通法规,都是针对有人驾驶的,要允许无人驾驶这样全新的技术可以出现在大众交通中,需要立法的允许。
至于车主享受到无人车的服务,同样不容易。
很多人会觉得驾驶是一件无趣的事情,尤其是停车、堵车的时候,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完美解决这些痛点,但是各大车企的量产时间表普遍在 2020 年往后,所以无人车量产,的确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而针对这两座大山,自然演变出了不同的派别。
国外看谷歌:无人出租派
目前排名最靠前的谷歌 Waymo,毫无疑问就是此流派的领军者。
在经历了长期的试运行后,2018 年 10 月 24 日,谷歌 CFO Ruth Porat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
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已经开始商业化,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放的无人车,于第三季度向乘客收取费用。
是的,冲击出租生意的,不仅仅是 Uber 的网约车模式,还有谷歌的无人出租车 Waymo。
在如何说服车主购买的问题上,谷歌的无人出租车 Waymo 实现了一个完美的绕行,他不需要说服那些自购的传统车主,而是选择那些相当于分时租赁汽车和司机的出租车乘客,他们并无开车的需求,显然不会在乎没有了驾驶乐趣这件事情。
与此同时,出租每天应对大量的乘客,而出租司机成本较高,用无人出租车取代出租车司机,未尝不是一门省钱的生意。
当然,不得不说在美国,类似谷歌这样的大企业,总能找到让其 「为所欲为」 的州,如果没有紧邻加州又希望在无人车实验领域抢占先机的亚利桑那州给出领先于加州的无人车测试宽松政策,恐怕谷歌的无人出租车业务也无法推进的那么快。
而且亚利桑那州气候条件良好,地广人稀,对于无人车也是难度较低的练习场。
至于此次排名和谷歌并驾齐驱的通用 Cruise,在 2018 年完成了 50 亿美元的融资之后,同样希望在 2019 年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不得不说,美国的政策环境,是这些美国企业在推进商业化上的保证,而立足中国的百度无人车显然短期更多是测试,难以推行类似的无人出租业务,这对百度来说略有不利。
不过,即使对谷歌的无人出租车 Waymo 而言,亚利桑那州是个好的开始,但是要将这样的 「路权」 进一步扩散,恐怕并不容易。
毕竟像大本营加州所在的西岸那样对新技术友好的,终究是少数。
更多的美国州还是观望,并不会在路权立法上过于激进。
从这点而言,谷歌和通用 Cruise 的路权问题,只是暂时绕开,并无解决。
况且,Waymo 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推出的自动驾驶品牌,过于封闭了。
此前 Waymo 和本田分手导致后者自己研发无人驾驶,就是因为 Waymo 只愿出资买车,不愿共享技术。
而前不久,Waymo 宣布对外出售激光雷达传感器,但是不包括自动驾驶行业。
对外提供传感器,是 Waymo 营收的一种方式,可是,Waymo 却选择只向自动驾驶之外的企业提供传感器,其封闭性可见一斑。
国内看百度:非公路商用派
是的,百度去年开始的一些试水,笔者称之为非公路商用派。
如今,随着量产的成熟,百度的阿波龙无人驾驶小巴 「阿波龙」 作为全国首款无方向盘、无油门、无刹车踏板的原型车,已经在雄安、平潭、广东等地进行商业化运营。
阿波龙商业化版图的徐徐展开,让人们能在很多场所看见它的身影——全球首个 AI 公园的北京海淀公园有阿波龙接驳,比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潼湖科技小镇,引进了三辆百度 「阿波龙」 无人巴士,人们在小镇内能亲自乘坐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观光游览。
百度的无人车也在通过出海寻找更多商用的机会,其与软银公司子公司 SB Drive 进行合作,据悉,SB Drive 已经在福岛核电站附近测试自动驾驶巴士,也会在东京地区一些老龄化社区提供穿梭接送服务。
在不久后的 2020 年,该公司会将自动驾驶公交车投入羽田机场运营。
在解决车主的问题上,百度和谷歌的无人出租车的战略显然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去年开始大量推广的公园无人车、园区无人车,同样是将车主由传统私家车的个人购买,转向是公园、厂区的企业购买,让无人车由一种驾驶生活体验,变成了一样生产工具。
而在路权问题上,百度 「非公路」 的选择,显然更为务实。
百度李彦宏在 2019 年两会上透露的最新计划,则是今年无人驾驶出租车将开始在长沙试运营。
在去年 11 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宣布与长沙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中国首个 「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未来,Apollo 利用车路协同打造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会规模化进驻长沙。
今年将会有 100 辆出租车进驻长沙,率先落地在湖南湘江新区。
不过相比路权,百度带给业界最大的震撼还在于它的开放性。
相比谷歌,百度 Apollo 无疑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开放平台。这也让百度 Apollo 的发展多面开花:
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上,百度 Apollo 在国内拥有新石器、智行者等合作伙伴,而在国外有着像 Udelv 这样的合作伙伴;在 RoboTaxi 方面,百度 Apollo 一方面与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盼达、大道出行等出行公司有着战略合作;在固定线路的巴士及摆渡上,百度 Apollo 与金龙进行战略合作,其无人驾驶小巴 「阿波龙」 已经量产下线,并在不断地扩张运营场景;在卡车物流上,百度 Apollo 与智加、一汽解放都有合作;乘用车方面,去年 11 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和中国一汽共同发布了全新红旗 L4 级别自动驾驶车型,为行业点上了一抹「中国红」。
更重要的是,今年 1 月,百度在 2019CES 上发布了全球首个最全面智能驾驶商业化解决方案 ApolloEnterprise。目前,Apollo Enterprise 推出五大整体解决方案:小度车载 OS、高速场景自动驾驶方案、自动泊车、小巴自动驾驶、地图数据服务平台。福特、长城、威马等车企已经成为 Apollo Enterprise 首批合作伙伴。
Apollo Enterprise 的出现相比于其他厂商的自动驾驶技术,Apollo Enterprise 不管是技术基础、生态规模、商业步伐都更有前瞻性。
作为全球首个最全面智能驾驶商业化解决方案,它开启自动驾驶商业量产时代新征程。
有媒体说,ApolloEnterprise 的发布,是百度通过开放,让 「中国这样一个汽车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走到汽车产业的制高点,占据产业链的中上游,帮助中国汽车厂商和欧美日韩汽车巨头同台竞技,分享权力的‘铁王座’」。
Apollo Enterprise,这是一套提供给全球汽车企业、供应商和出行服务商的,加速实现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量产、定制、安全的智能驾驶商业化解决方案。
它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文所说的无人车商业化第二个痛点——量产难。
全球车企因此拥有升级为自动驾驶车企的可能性。
百度 Apollo Enterprise 甚至 2019 年会在体现在百度的财报之中,成为营收来源的一部分。
老牌车企看本田:无人工程车
作为汽车业的传统巨头,本田在无人驾驶上的探索,极为别致。
当各家都在研究无人驾驶车的时候,本田却是大力探索无人工程车。
根据媒体报道,这类自动驾驶的小型越野工程车:拥有非常强悍的越野性能,可以使用各种各样复杂的山路以及碎石路面,上次在农场里,帮助人们完成一些货物饲料的搬运,还是没问题的,除此之外,再配合上除草机之后,还能够成为人们除草的好帮手,要知道以前的除草工作是非常麻烦的,要先将羊群赶过来吃掉大部分的杂草,随后剩下的草再由人工进行清理,而搭配了除草机的无人驾驶工程车,就可以让你放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既然是工程车,那么显然是在工地、林地、农场之类的环境使用更多,这些场所,同样可以规避路权的问题;而纯商业使用,一样可以规避说服车主的问题。
只是,这样不能坐人的工程车,说是无人车总是有点勉强,在这样已经无需人存在的场合,这些无人工程车更像是一个个大号的扫地机器人。
无人车商用的几大流派,很难说哪个更高明。但从中国的驾驶环境上来看,百度的模式无疑是务实且聪明的。
说到底,这都是在给定政策环境和发展路径之下的各自探索。
当然,作为一名中国人,显然更希望看到的是类似百度在长沙这样试点的非公路商用模式能够更快普及——毕竟我对于坐坐无人车可是大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