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从功能各异的实用型机器人,到造型奇特、充满艺术感与未来感的创意机器人,它们不断突破人们对传统机器人的认知边界,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奇幻绚丽的科技图景。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奇特造型机器人大赏,领略那些令人惊叹不已的机器人杰作。
仿生波士顿大龙虾民用潜航机器人
福建理工大学研发的“仿生波士顿大龙虾”民用潜航机器人,这款潜航器仿照龙虾的身体构造,前侧装有左右机械臂夹爪、尾部配备了多级柔性推进器,在水下科研、文化遗产保护、安全与救援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行走的凳子”-AI机器人Mi-Mo
日本机器人公司Jizai推出了一款名为Mi-Mo 的AI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外观独特,形似一个顶部有一盏灯的行走凳子。从设计上看,Mi-Mo拥有六条金属小短腿,表面覆盖实木片,行走时宛如蹒跚学步的幼儿。当它遇到人时,顶部的发光灯罩还会点头示意,显得既可爱又富有科技感。

外形犹如小恐龙-SpotMini
SpotMini机器人是Boston Dynamics研制的一款没有液压元件的全电动机器人,是Spot机器人的新型且更加小型的机器人版本,具有机械臂是SpotMini的一大亮点。机械臂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取杯子,扔垃圾、开门等。整体外观设计就像一只小型恐龙。

酷似高达-日本铁路维护人形机器人
该机器人由西日本铁路公司牵头联合多家开发商推出,外形酷似高达,没有腿部,仅通过液压杆驱动连接上半身,上半身包括头部视觉单元、双臂和末端夹具执行器。其主要用于铁路设备维护,如修剪树枝、粉刷基础设施、更换或修理信号硬件等,可携带最多 40 公斤的重物,能有效解决架空电线的维修问题,还可用于砍伐树木或移除其他障碍物。

田园里的“巨兽”-喷雾机器人
该机器人拥有 4000 升的喷雾箱,能够装载大量的化学制剂,减少了频繁补充药液的次数,可满足大面积农作物的喷雾需求,提高作业效率。其有着独特喷头设计,爪子一样的喷头可覆盖全高度的农作物,能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高度和生长形态,灵活调整喷雾角度和范围,确保农药均匀喷洒在作物的各个部位。采用独立的悬挂系统,搭配 unitrack 技术的转向系统,不仅可以在相对较高的速度下运行,还能使转弯半径达到最小,提高了机器人在农田中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便于在不同地块和复杂地形中作业。

“灵活的煤球”-警用球形机器人
由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而成的警用球形机器人,体重160公斤,最快速度35公里/每小时。这个“灵活的煤球”能跟踪、能格斗、能抓捕,水陆两栖而且察打一体,不仅能够辅助特警完成日常巡逻任务,具备在野外、滩涂、沙漠等复杂地形中执行对抗、处置、察打一体化等警务任务的能力;它可以根据实战需求,在左右两边加挂警用器械,比如网捕枪、催泪喷射器、烟雾弹等,以及高音喇叭、声波驱散等器具;多个机器人还能协同工作。
只有“腿”-逐际动力TRON 1机器人
该机器人采用了 “三合一”模块化足端设计,一台机器配备双轮足、点足、双足三种足端,不仅兼顾了人形机器人双腿结构的简易构型,还实现了多种足端的灵活切换,极大提升了其在不同地形环境下的适应性。
长相似筷子-托盘AGV
德国Filics公司开发了一种自主移动的物料搬运机器人。从外观上看,这一AGV形似一双筷子,两个没有机械连接的滑板可以独立地驶入欧式托盘中,提升移动负载并链接数字控制。
自带“铲子”-背负式叉车AGV
德国Mechafant设计的一款自动叉取搬运货物的AMR,整个机器人设计就像是一台小型“挖掘机”,自带铲子,将货物叉起后放置在平台上。其有着高达700公斤的有效载荷,借助智能导航和运动控制以及自动生产地图和路线的软件,可以在规定的工作区域内自主安全地导航,无需对建筑物或基础设施进行任何改变。

结语:从以上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中, 可以预见,随着机器人设计理念完全去人化和逐渐去常规化,未来会有更多满足各类场景应用的奇特机器人诞生,科幻电影正一幕幕在现实中上映,设计创意也将在这没有界限的空间里恣意挥洒。除以上机器人,你还见过哪些造型奇特的机器人,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由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主编的《2024-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已正式发布,涵盖细分场景市场规模、区域份额、技术水平、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分析,欢迎后台留言了解报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