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迭代,低速无人车开始更深入社会运行体系方方面面,从物流配送到城市服务,从工业园区到生活社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推动了业内企业在产品上的不断创新与应用边界的深度探索。
在物流配送和无人接驳领域,已有许多无人车企业通过功能模块加装和外观改造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通过在车厢内外安装特定设备,如医疗检测仪器、消防器材、检测传感器等,实现从物流配送到医疗急救、消防应急、环境监测等不同用途的转变。
比如,最近九识智能旗下Z5无人车摇身一变成为智慧公路巡检车,通过搭载公路智能巡检系统与无人机,实现将数据传输到公路大数据平台后利用AI识别算法快速分析路面病害、评价路况水平。据介绍,这也是全国首个智慧公路空地联合无人巡检项目。

除了公路场景,还有近期深圳也实现了无人配送车在环卫场景的落地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了无人配送车在环卫领域拓展应用的标杆案例。
此外,最近北京街头上也出现了自动驾驶小巴改装版本的“移动KTV”和“卡路里百货商店”,提供车内娱乐(如唱歌)和无人化商品售卖服务,结合文创产品展示,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无人零售车(外部 )

无人零售车(内部)

娱乐观光车(外部)

娱乐观光车(内部)
包括现在很多无人安防巡检车,还在军事领域实现了“心理战”拓展应用,比如北京算丰征途就开发了心理战无人车和无人宣传车,通过高强度定向噪音、宣传广播、激光投影图像和视频等手段,对敌方人员施加心理影响,从而在无形中削弱敌方的战斗力。

算丰征途心理战无人车
当前,低速无人驾驶技术不仅在清洁环卫、物流配送、港口、矿区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随着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更多小众场景,深入解决行业痛点,为更多行业赋能。
比如在应急救援辅助领域,在灾害或复杂路况下,无人驾驶车辆可运输救援物资、疏散人员,或作为移动指挥平台,这类车辆外形多样,一般需要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如爬坡、涉水),并通过远程操控或自主导航穿越受损道路。目前,已有企业开发出搭载生命探测仪的无人车,用于进入危险区域执行搜救任务。
此外,还有专为草原火灾扑救设计的智能化特种作业车辆-草原无人灭火车,融合智能辅助遥控、火情识别及全自主灭火技术。

“全地虎”遥控履带式双节全地形车

智行者无人灭火车
在考古挖掘领域,早在2021年,挪威文化遗产研究所 (NIKU) 和科技公司 AutoAgri 九推出一款革命性的自动驾驶探地雷达 (GPR),用于考古调查。在考古挖掘现场,无人驾驶车辆可以用于文物的勘测和信息采集,减少人为干扰,提高考古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还有近两年开始在市面上逐渐火热的高尔夫球场场景中,也出现mini的自动驾驶高尔夫球包,仿球童角色,自动跟随球员并智能定位。

可以看到,这些场景的核心共性在于无人驾驶技术与行业需求的深度绑定,通过解决安全、效率、体验等核心问题,推动无人驾驶从"替代人力"向"创造新价值"演进。这种演进趋势不仅扩展了技术应用边界,更标志着无人驾驶技术从单一工具属性向产业生态赋能者的角色转变。
写在最后
低速无人车创新应用和越来越多场景渗透的背后,归根结底源于技术、政策、市场等多因素的协同驱动。政府高度重视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多方面提供支持,技术层面,传感器、定位导航、通信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使无人车具备更强大的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能力,能适应复杂场景需求。
更重要的是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出现,不同行业对无人车功能、性能有不同需求,引导企业不断创新,同时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更多无人车应用案例~
2025年4月1日,低速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于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论坛区)举行“2025(第三届)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技术应用推进大会”,并现场发布《2024-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涵盖环卫、配送、接驳、矿山、港口等多个应用场景分析,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