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效率提升2倍以上!赛特智能创新“人地空”协同清扫模式

时间:2025-03-21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30+城市、200+案例,核心场景全覆盖。

近日,赛特智能联合龙城城市运营服务集团,在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创新落地"人机配合、地空协同"立体清扫模式,通过多设备协同作业体系重构城市环卫作业流程,为智慧环卫提供创新范本。

针对不同场景的普扫与巡扫需求,匠心打造了4种清扫模式,每种模式都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卓越的效能。

模式一

1+1+1协同清扫模式

由路面冲洗车领衔,对道路进行冲洗,同时将路面垃圾全部冲至道路一侧,后方的清扫机器人跟随其后,清扫道路边沿的垃圾。机器人后方的保洁员,巡查并捡取清洁死角或绿化带的垃圾。这种清洁模式能全方位保障街道每一个角落的卫生,大幅提升清扫效率。对比纯覆盖清扫的模式,效率提升2倍以上,每天能够作业更多趟数。

模式二

机器人与大型道路清扫车协同作业模式

在城市人行道区域,靠近机动车道的绿化带以及公交站台周边,一直存在清扫盲区。为充分发挥智能清扫机器人的效能,赛特智能采用创新清扫方案,让机器人开启吹风功能,将这些区域的垃圾吹至机动车道。在前期作业磨合过程中,赛特智能无人清扫车已与大型道路清扫车实现排班协同。当垃圾被吹至机动车道后,大型道路清扫车会依据协同规划的时间点,及时对路面垃圾进行清理。

模式三

人机吹扫协同模式

在城市环卫领域,靠近墙面的绿化带垃圾清理长期存在难点,垃圾堆积既影响市容,又易滋生细菌,破坏城市生态。而人工使用传统工具清理,效率十分低下。针对这一困境,赛特智能推出协同清理方案。保洁人员手持吹风机,定期将绿化带垃圾吹至路边,随后由清扫机器人统一清扫。目前,该协同作业每周开展两次。

模式四

无人机与机器人配合巡扫模式

相较于传统普扫,现实中尤其白天,巡扫模式更常见、高效。此次展示的巡扫模式融入前沿科技,用无人机结合无人清扫车替代人工巡扫,提升环卫作业智能化水平。无人机在空中巡查街道时,可实时识别垃圾并对道路洁净度评分。一旦发现垃圾或路段洁净度评分低,立即上报综合管理平台,然后自动调度距离最近的机器人前往指定地点进行清扫。

这种全场景立体化环卫体系的高效运行,依托赛特智能智慧城市运管维平台核心算法。通过多终端数据互通,将环卫装备集群接入智慧管理系统,构建全场景协同无人驾驶模式,实现智能动态排班、设备联动作业及自动数据分析,形成“作业调度-执行-分析”管理闭环,构建从设备监控到决策支持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为环卫领域提供可量化的降本增效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场景立体化环卫体系的核心之一,赛特智能清扫机器人亦是经过不断打磨、迭代优化而来,机身配备多个高清摄像头,能自动识别红绿灯,无论白天黑夜均可通过。其搭载了行业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通过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机器视觉、高精定位等多感知方案,安全高效地实现自主启停、0间隙贴边清扫、覆盖式清扫、智能避障、自动倾倒垃圾等功能。

据了解,包括横岗街道在内,赛特智能已在深圳多个行政区落地无人驾驶清扫车,包括市民广场、虹桥公园、莲花山公园、龙城公园等城市休闲场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校园,世纪村等社区,以及前海大道、南湖、平湖、华强北、翠竹、笋岗、宝龙、粤海等众多街道。

截至目前,赛持智能自主研发的“智赛洁”无人驾驶清扫车在香港、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30余座城市实现规模化落地应用,核心场景全覆盖,总案例数超200个。

赛特智能致力于通过不断创新与实践,让环卫作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新台阶。未来,随着这些创新模式的持续推广与完善,有望在更多城市落地生根,助力打造更加整洁、美好的城市环境,推动智慧环卫事业蓬勃发展。


2025年4月1日,低速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于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论坛区)举行“2025(第三届)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技术应用推进大会”,并现场发布《2024-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涵盖环卫、配送、接驳、矿山、港口等多个应用场景分析,敬请期待!

环卫-宣传-slogan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