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递】《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发布!

时间:2024-12-31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12月30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以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作为中部地区首部智能网联汽车促进条例,此《条例》不仅填补了武汉市在智能网联领域的立法空白,而且对推动武汉市乃至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武汉市作为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区域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此次《条例》的出台,正是武汉市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体现。(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条例全文)

该条例的立法进程始于2022年9月,历经两年努力,于今年4月18日、6月21日和8月28日顺利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审议,今年11月30日,正式通过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回首当初立法之时,正值武汉经开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商业化试点探索之际。两年的不懈努力换来如今已拥有多个智能网联国家级试点的武汉,现如今,武汉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自动驾驶应用城市之一,在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启动立法工作到正式发布,《条例》经历了充分的筹备过程,在深入调研、广泛讨论与反复修订中,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在武汉的实践而持续完善和丰富,最终形成了如今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成熟版本。

《条例》共计七章四十八条,涵盖总则、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安全保障、服务保障以及附则等内容。

《条例》提及,支持以科技创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创新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由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推动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多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武汉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通信设施、感知设施、计算设施等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衔接融合。

具体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1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

《条例》提出,支持以科技创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创新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由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推动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多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支持组建智能网联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对外开放,开展检验检测、中试等科技服务。推进算力平台建设与共享,增强人工智能相关算力、算法、数据等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条例》提出,支持通信运营企业依据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需求,优化升级通信网络,建设低时延、高可靠、高密度的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网络。支持和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无线电通信频段的安全应用。支持高精度地图、众源采集及更新、高精度位置导航等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安全应用。 

3推广应用方面

《条例》提出,鼓励推广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产品,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商业化试点和商业化运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全国首个明确支持 “车路云一体化” 建设的地方条例。当前,各地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建设标准不统一、多区域多主体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建成后利用率不高等共性痛点和难点。此次条例,在建设标准和“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运营主体方面,隔出来解决方案,即:武汉的解决方案是进行全市统筹规划建设,并实施统一归口平台管理与运营。

总体来说,《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的出台,为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构筑了稳固的法律支撑,并清晰地规划了其未来发展方向。该条例在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产业创新的前瞻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规划、安全保障的全面覆盖以及服务保障的多元化方面,均展现出深刻的内涵与独特魅力。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一条例的逐步落实,将会吸引更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汇聚武汉,为该市的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强劲动力,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探索出新的道路,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与灵感。

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了解,除了武汉,我国其他自动驾驶领先城市也都在积极推进立法工作,填补行业空白。截至目前已有10+城市取得地方立法的实质性进展和结果。(推荐阅读:【附法规全文】国内10+城市已为自动驾驶立法!)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