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在“2024(第四届)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上发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及发展趋势》主题演讲,他表示,随着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的持续突破,传统汽车向具身智能汽车的转变前景光明,但任务艰巨。行业还需聚焦前沿,把握视觉感知、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方案、车联网、大数据等理论需求和技术需求,在人才培养、产业协同等方面聚力、发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建设。
王王耀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专家,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潇湘实验室主任,湘江时代机器人研究院院长。
会后,王耀南院士接受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记者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整理记述。
新战略:此次生态大会落地长沙,您认为长沙智能网联技术产业链具备哪些优势?
王耀南院士:这次我们在长沙召开的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是一个很好契机,也顺应了国家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趋势。长沙是目前国内唯一拿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
长沙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产业起步较早,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起步于2016年,长沙市政府高瞻远瞩,为智能网联产业提供诸多政策上的支持,将极具前瞻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将现有产业升级、串连其他产业,助力长沙先进制造产业迈向更高台阶的增长点。
其次,长沙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如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等,这些学校在电气控制、人工智能车载控制、视觉感知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人才优势。
最后,长沙的产业结构完整,拥有汽车主机生产商和关键的零部件制造商,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新战略:您认为这些优势如何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发展动力?
王耀南院士: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发展动力,我们需要协同创新。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海内外的高端龙头企业,特别是主机制造商,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要鼓励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那些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的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如传感器、通讯、导航、电池管理等,形成强大的生态链。同时,鼓励高等院校的学生也应该深入到这个领域,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战略:您对未来长沙智能网联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何期待和展望?
王耀南院士:我对长沙智能网联技术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心,既要坚持传统汽车的制造优势,也要不断创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其次,我们要将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汽车本身的安全、高效、可靠和节能等方面的性能提升,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选择。
当前智能网联技术已经在无人环卫车、无人配送车以及无人码头等多个终端和场景上得到应用。未来,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推动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将再次焕发生机,最终朝着“具身智能”方向发展。
新战略: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和展望。那么,您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在未来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耀南院士:我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在未来将扮演重要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人们的第二大移动终端智能终端。它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还将与智能手机、人形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形成联动,共同推动人类走向智能化的时代。同时,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新战略:随着智能移动机器人的不断发展,不同品类、品牌和类型的机器人混场调度协同发展成为了行业的大趋势。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王耀南院士: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需要提升机器人的感知功能,让它们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实现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其次,机器人需要具备智能决策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再者,我们还需要解决机器人的人机交互问题,让人类能够简易地操作机器人,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
新战略:除了上述提到的方面,您认为还有哪些关键技术是实现机器人混场调度协同发展的关键?
王耀南院士:我认为还有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网络协同,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安全、稳定的通信网络架构,实现机器人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其次是协同规划,通过协同感知和协同决策规划,让机器人能够形成一个协同作业的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最后是协同控制,通过编队控制等技术,实现机器人之间的有序、高效协同。
新战略: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机器人也逐渐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移动形态,如低速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等。您认为这些不同的移动形态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的状态?
王耀南院士:这些不同的移动形态其实是机器人个性化发展的体现。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和需求的多样化,机器人的移动机构、作业机构和升级机构将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比如按照清扫地面要求设计的扫地机器人、需要双手做家务的人形机器人、适合爬坡过坎的四足机器狗等等。总而言之,未来机器人将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形成最适合的移动方式和作业形态。
新战略:您对未来“具身智能”移动式机器人的发展有何展望?
王耀南院士:我对未来智能移动式机器人的发展充满信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移动机器人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将更加智能、高效、安全、可靠,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我也希望学术界和产业界能够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