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城市发放无人车上路牌照!全国各省路权开放竞争白热化?

时间:2024-05-31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路权开放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支撑。

5 月 29 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放首批无人驾驶装备创新应用识别标牌,毫末智行、白犀牛、智梭无人车、九识智能、新石器无人车等无人配送车企业,纷纷官宣成为首批牌照获得企业,将进一步加快在浦东新区的测试和运营。

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了解,自 2023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符合要求的L3级、L4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全国各省都进一步加大了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对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商用的无人环卫、无人配送、安防巡检等低速无人驾驶典型应用场景,多个省市积极探索,为广大自动驾驶企业争取更大程度的路权开放。据悉,除了上海,今年以来还有曲阜、青岛、杭州、广州等地都有新的突破。

5 月 21 日,小马智行宣布获得广州首家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许可,旗下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卡车各有一款车型入选。这是广州市首批开放的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路段,包括南沙港快速、从埔高速(一期),开放道路总长约105公里,为高快速一级测试路段。

5 月 14 日,曲阜首批无人城配车发牌仪式在山东济宁举办,九识智能获颁500张牌照。据了解,曲阜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围绕绿色化、智能化的汽车发展方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积极引进和培育优秀企业。

5 月 1 日,《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正式施行。由此杭州成为除经济特区外,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明确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具体流程的城市。与此同时,杭州还自当天起,率先将全市八城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和桐庐县城区共计3474平方公里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区域,服务人口数量超1000万。

据悉,杭州目前已向16家企业发放无人驾驶多个场景的测试与应用牌照超420张。其中,无人配送场景已发放180张牌照。

3 月 15 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印发《青岛市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与商业示范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积极推进无人接驳、无人配送、无人零售、无人环卫和无人安防等应用场景商业化运营。此前,青岛已经出台过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相关文件。此次低速无人车管理细则的出台,意味着青岛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开放了更多场景。

今年 3 月,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也实现载人自动驾驶的再次突破。获得测试牌照的无人巴士,行驶范围扩大至全区500多公里开放测试道路。

总的来说,路权开放意味着在特定区域或道路上,允许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和运营,这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验证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场地和条件。通过路权开放,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实际交通环境中进行测试,收集更多的数据,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自动驾驶算法,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同时,路权开放还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在路权开放的区域,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开展各种服务,重点赋能智能出行、智慧物流、智慧环卫、智慧安防等场景,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和生活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当然,路权开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自动驾驶车辆在道路上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目前,深圳、上海、杭州等地都已在地方立法上先行,并带动了北京、合肥、武汉、广州等地紧跟步伐,接下来更多省市在政策创新和立法进度上的竞争或将再次提上日程。

其次,需要加强自动驾驶车辆的技术研发和测试验证,确保其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放无人车测试和运营路权,不仅是给企业的机遇,更是给整个行业的机遇。率先获得牌照的企业,需要把握住机会,以成功经验为更多企业提供参考,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最后,还需要加强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提高其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信任度。自动驾驶车辆上路运营,应该是为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如果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过多困扰,公众可能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如 Cruise 去年在美国旧金山从被允许全域运行,到被当地政府叫停,与其造成的一系列事故有很大关系。

总之,路权开放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支撑,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期待今年,全国各省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再次突破。

同时,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作为全国首个聚焦低速无人驾驶场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行业性组织,也将助力畅通政、产、学、研、资、用各方力量的沟通对接渠道,为行业构建更加良好的发展生态。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