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自动驾驶热点提案 | 加快立法、加速自动配送车商用、允许夜间无人驾驶...

时间:2024-03-12

来源: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0

导语:​低速无人驾驶关注度越来越高。

3月11日下午,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的举办,今年全国“两会”也正式落下帷幕。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赋能汽车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既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自动驾驶正加速从测试验证迈入产业化阶段,自动驾驶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也成为2024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关于自动驾驶,代表委员们又带来哪些提案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连玉明:加快《自动驾驶法》立法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来了关于“加快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落地必须立法先行”的建议。

他认为自动驾驶已是国家之间竞争的热点科技领域,但我国自动驾驶依旧存在诸多制约,特别是在法律法规方面。为了解决当前自动驾驶汽车发展面临车辆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运营收费、车辆保险制度不完善、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无发认定、相关数据保护缺乏监管等诸多法律问题。他建议加快《自动驾驶法》立法进程,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尽快将《自动驾驶法》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虽然交通部、科技部都对自动驾驶立法工作做出安排,但并未上升为国家层面立法规划。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自动驾驶法》尽快纳入立法规划,并上升为国家立法加以推动。

二是强化统筹,分“三步走”加快研究出台。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统筹,交通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立法工作小组集中研究。第一步形成立法理论成果;第二步形成立法建议稿;第三步形成立法审议成果,按立法程序颁布实施。

三是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成果。加大国家对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开展自动驾驶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更多领域场景应用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在以下三个领域优先落地:一是鼓励自动驾驶生产商自行或联合运营网约车;二是鼓励在城市出租车转换升级中优先采购无人驾驶车;三是优先在物流货运领域使用无人驾驶。

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湖南省、长沙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城市基础设施与测试示范政策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批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应用场景,打造了“长沙自动驾驶之城”的城市名片。

王先进:自动配送车应纳入智能网联汽车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也带来一份《关于加速自动配送商业化应用、打造即时零售新质生产力的提案》,他表示,自动配送车面临身份不明确、地方标准法规不统一等问题,阻碍了其实现规模化发展。为此他提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国家层面加速出台自动配送车的产品管理制度和标准支撑体系,鼓励机动车型自动配送车发展。明确自动配送车的类别归属,将自动配送车纳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的管理体系和立法框架中。相关部门确定其所属类别,建立适用的准入认证体系和标准支撑体系。长期看,机动车类自动配送车是行业规范发展的确定路径。

其次,地方层面扩大试点规模应用,鼓励全域开放和分级放开对速度、车道和运营区域等条件限制。鼓励地方建立“适度超前、分类分级”的管理机制,通过出台地方立法、政策等形式,适当放宽区域、速度、车道和时段等限制条件,为自动配送的测试运营提供丰富的场景支持。

其中,区域开放方面,鼓励开放高商业价值、高订单密度区域,并简化审批流程;通行规则方面,建立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场景的分级开放机制。

江浩然:加快完善自动驾驶法律法规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带来《关于加快完善自动驾驶法律法规体系的提案》。

自动驾驶重点政策陆续出台,成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他认为,无人化(即无驾驶人)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向,也是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业化的必要前置条件,亟需在国家立法中得到方向性认可与保障,以满足当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坚定产业大规模资金投入信心。对此,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建议司法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针对自动驾驶的立法、政策、标准等产业关键问题,成立专项工作组,强化多部门协同及统筹推进,明确法规修订时间表,坚定产业发展信心。

第二,建议加强国家层面立法顶层设计,抓住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契机,为自动驾驶构建完善的协同支持和监管体系,扎实有效地推动行业规范和地方立法,保障无驾驶人车辆实现规模化上路通行。

第三,建议明确无驾驶人车辆上路通行的条件和程序,以法律法规形式支持无驾驶人车辆的路权许可,并加快突破5G远程实时监控和远程驾驶等关键技术,为无驾驶人车辆安全上路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和技术保障。

同时,各大车企领导人以代表委员身份针对汽车智能化领域发展提出了多项议案。

雷军:进一步规范智能驾驶产品安全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计划提出关于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四份建议案。

其中,雷军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智能驾驶产品安全应用的建议》包括以下三点:

1、规范辅助驾驶功能应用,打造安全驾驶体验。建议尽快建立辅助驾驶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快辅助驾驶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验证标准落地应用,细化驾驶员在环及风险提示等人机交互要求,规范辅助驾驶功能的正确使用,打造更安全的辅助驾驶体验。

2、规范自主待客泊车功能应用,保障无人化场景体验安全。需进一步推动自主代客泊车功能定义和技术要求相关法规标准的落地应用,保障无人化场景体验安全,推动安全可靠的自主代客泊车功能实现规模化应用。‍‍

3、规范车端数据使用,提升智能驾驶产品安全水平。建议进一步细化智能驾驶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等环节合规措施及产品标准的实施细则。同时,建立统一的智能驾驶安全监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赋能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何小鹏:允许夜间低速无人驾驶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提出《关于探索限定场景无人驾驶法规,加快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建议》。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保有量高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尽管保持高速增长,但仍然诸多挑战。为缓解当前社会充电资源紧缺现状,维护电网安全稳定,以及应对波峰时需求强烈、波谷时大量闲置等充电市场结构性矛盾,借助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同时也更好地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何小鹏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是探索限定场景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限定场景夜间低速无人驾驶+补能试点应用。实现从“人找桩” 到 “车找桩”,将用电负荷从日间高峰期规模化迁移至夜间低谷期,并将充电从主动行为转变为自动化漫游式服务,从而形成电网、用户、充电站运营商、车企多赢格局。

二是推动车网互动顶层设计,构建成熟商业模式,统一相关标准,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推广。同时尽快制定出台车网互动各环节标准体系,并明确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并加速构建车网互动成熟商业模式,形成各参与方稳定盈利预期。

冯兴亚: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今年两会上,围绕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智能化、国际化发展等痛点,带来5项建议以及1份关于智能驾驶法规标准制定的议案。关于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的议案,他呼吁从立法方面加快推动智能汽车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使用场景不断拓宽,但立法进程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法律滞后带来的弊端逐步显现。国家计划于2025年实现智能驾驶汽车规模化生产,智能驾驶汽车试点上路工作也在2023年11月拉开帷幕,正式上路前迫切需要解决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及承担的问题。

为此,冯兴亚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机器驾驶人定义、责任承担划分等内容,先实现智能驾驶法律层面依据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并建议加快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智能驾驶专门法律。

朱华荣:建设面向未来智慧交通的混合现实大科学装置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2024年两会提出多项建议。

一、《关于建设面向未来智慧交通的混合现实大科学装置的建议》

针对目前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交通建设过程中,中小型装置重复建设、大型装置空白,存量装置软硬件高度依赖国外供应商的问题,朱华荣建议:一要建设产学研用融合科研平台,二要将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规划,以保障资源投入。

二、《关于完善汽车数据产权立法的建议》

针对汽车数据中非个人信息边界模糊、权属不清的问题,朱华荣提出要从法规层面明确汽车数据中个人信息的界限,并细化汽车数据产权规定。这包括明确车企对汽车数据的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此举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促进汽车数据的合理利用和产业发展。

尹同跃:智能驾驶技术创新与数据合规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则带来了《加强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数据合规管理》建议。

建议鼓励智能驾驶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加强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数据合规管理,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