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主办、南陵县人民政府协办的“2023(第三届)低速无人驾驶行业发展年会”在广东东莞国际会议厅盛大举行。大会以”明道优术,合众践行”为主题,聚集了来自低速无人驾驶产业链近300家主流企业、优质供应商、终端场景用户的500+代表参加,还有来自深圳市、南陵县、陆家镇等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领导出席。
此次大会特别设立了2场年度焦点圆桌讨论,大咖对话探索行业破局之路。其中大会上午场的圆桌讨论交流环节聚焦于“城市服务”,特邀相关企业代表和政府领导探讨了在城市场景中低速无人驾驶创新应用与规模化的可实现性,以及如何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与成本控制,并预测了2024年行业发展趋势。此次圆桌交流由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秘书长、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所长李进科主持。
圆桌讨论特邀嘉宾: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处副处长 马振东
盈峰环境 首席技术官 张斌
酷哇科技 供应链总监&产品总监 王洪亮
福龙马城服机器人 联合CEO 张梓栋
海神机器人 创始人&董事长 于明坤
“双向驱动”城市场景中低速无人驾驶规模应用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秘书长、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所长李进科介绍,目前来看,在城市服务场景下,低速无人驾驶设备还处于测试应用向大规模推广阶段,规模化应用还需要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驱动”,一是政府政策向细化、场景化落实,二是市场的真实需求推进。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秘书长
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所长 李进科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处副处长马振东表示,深圳市自去年就已提出“20+8”产业集群新政,推动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落地,今年2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环卫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通知》。明确提出“提高无人驾驶环卫车、环卫机器人等产品配置比例,扩大环卫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场景。截止到2023年6月底前,每个区(新区)打造至少1个无人智能清扫标杆示范,率先采购和使用环卫人工智能产品;2023年12月底前,每个街道开展至少1个无人智能清扫应用场景试点。”
为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在市容环境领域全场景应用,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在福田区莲花山公园至市民中心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打造多场景、多型号、全覆盖的人工智能集群环卫作业示范场景。该场景包含了由9家企业提供的11个型号、共计30台的无人清扫环卫车,同时也是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推广无人环卫做准备。在将莲花山项目从测试阶段转化为长期运营后,下一步计划在市民中心周边的三公里以外再划区域,为人工智能清扫机器人企业提供一个长期免费的测试场地,以点带面覆盖全深圳市。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处副处长马振东
马振东介绍,在政策引导下,目前深圳全市范围内已打造出近三十个不同规模无人环卫清扫应用场景,总体配置无人环卫清扫车共计70台左右。在这种推进速度和力度下,预计到年底或者明年初,可以达到接近200台无人环卫车的部署,力争每个街道均开展至少一个无人智能清扫应用场景试点,指导各个区参照莲花山模式打造至少一个类似甚至更大的无人智能清扫标杆示范应用场景。
关于深圳市政府在无人环卫商业化政策上的部署规划,马振东表示,事实上深圳市政府一直在强调商业化、进行商业化,但市场当前对于人工智能应用还处于观望阶段,企业仍需继续发力。他认为,商业化应用需要市场自发行为的使用,另外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所以是为“双向发力”。归根结底:市场始终起主导作用,只有当人工智能真正能切实解决问题,符合场景需求,市场应用就会慢慢繁荣起来。作为政府方也会紧密调研市场行情,以更大支持力度和推广力度,来推进深圳市人工智能在清扫领域的使用和推广。
盈峰环境首席技术官张斌
盈峰环境首席技术官张斌表示,深圳市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创新与先行先试,走在前面;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指引,在市场逐步活跃的过程中,需要业内企业共同发力,将产业做大做强,行业良性发展下,才能形成场景生态的正向循环。
从产品和技术上来看,目前无人清扫行业处于商业化的“发力期”,从早期所谓的商业化到真正实现商业化还面临着三个难题:一是政策培育和法规支持;二是需要企业抛却“噱头”真正从产品和技术的角度为客户真正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使用价值;三是需要产业上中下游共同发力,加快发展和突破的步伐,各司其职将该环节突出问题解决,既解决成本问题也解决用户接受瓶颈问题。最终为客户提供成本合理、可靠好用又有价值的产品,又能解决清洁环卫招工难问题,为政府带来新的增长点。
海神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 于明坤
海神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于明坤也表示,目前国家和地方政策上都在大力支持5G、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但机器人领域最大问题在于成本高昂、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市场普遍接受度较低,机器人企业亏本运营。结合海神机器人在无人安防领域的应用探索中发现,无人环卫车市场需求不低,但在无人安防和无人清扫“商业租赁”的合作项目中,无人环卫车企业很难提供完全租赁的服务模式,或者租赁价格偏高以致用户难以接受;为此通过与物业合作形式也不失为一种方式,而目前我国有大约60万个小区的庞大存量市场,通过与融资租赁类的企业合作合资购买重资产,再长期租给物业,解决“谁买单”的问题后,无人驾驶企业实现批量造车相对容易。
成本可控,撬动千亿行业发展新形态
国内无人驾驶清洁环卫行业借着政策东风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特别是今年以来行业落地进程加速,单体规模扩大。在商业化推进过程中,产品价格始终是用户重点关注的因素,近年来,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链已初具形成,供应链体系稳定增长,低速无人车成本相对稳定和可控。
福龙马城服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EO张梓栋表示,未来城市环卫服务形态,将会是智慧城市、智慧环卫运营模式,智慧无人环卫未来发展将是持续而稳定的。行业从5年前起就提出了“城市大物管”概念,通过云平台,串联起人、车、物、事的模式去建立智慧化城市治理细分体系。随着无人环卫装备替代传统环卫装备,进一步实现了手和大脑的真正贯通,再通过云平台自动化下发控制指令,达到全天候全时段的错峰作业和高效运营。
福龙马城服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EO张梓栋
他认为,传统模式和新模式是通过云平台和无人环卫机器人来撬动,也意味着智慧环卫未来空间是在现有传统环卫2500亿之上的市场空间,从前的潜在空间转变为目前或未来可撬动可渗透的空间,这也是环卫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下大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酷哇科技供应链总监&产品总监王洪亮表示,在成本控制上,酷哇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整车上,在整车设计上会针对特定场景的车辆做一些独有设计和成本方面的管控。
二是无人驾驶上方面,其中涉及的域控制器、传感器等硬件成本上,各家成本相当,主要在于传感器等价格相差不大;差异最终主要体现在各家的算法上,如何通过算法让车辆能更高效去帮助用户解决问题。酷哇科技一直以来致力于通过算法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整体项目运营成本,这也是酷哇一直非常坚定的路线。
酷哇科技供应链总监&产品总监王洪亮
其次是技术攻克场景难题,从整体的环卫运营项目上节省成本。通过对用户场景的钻研和打磨,不断迭代产品和算法,用技术的手段解决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的边边角角难题,真正帮用户解决问题,提升项目运营效果,促进行业发展。
海神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于明坤认为,目前来看,价格仍然是决定性的因素,当前整体市场上无人驾驶产品价格偏高,成本的控制离不开供应链的优化。当零部件成本降下来了,且供应链体系健全,整车成本也能随之下降,为此他倡导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会员单位们在供应链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将成本下降至令市场最终接受的程度。同时,他表示每家企业都应聚焦于自身优势领域,术业有专攻,产业协同发展,彼此减少竞争,先合作打开市场。
总结
当前,低速无人驾驶应用落地还处于测试应用向大规模推广阶段,规模化应用还需要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驱动”。在此赛道深耕多年的企业一方面要对外探索更多商业化落地模式,一方面对内要精进技术、严格把控项目落地成本。2024年将会是行业“去伪存真”的一年,也是应用落地稳步推进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