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开始新车调试

时间:2019-02-24

来源:中国青年网

0

导语:2月19日,成都地铁9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在蓉亮相。这是国内第一个具备全自动运行功能的8A编组地铁车辆,最大载客量可达3496人,是成都地铁目前载客量最大的地铁车辆。

 

  2月19日,成都地铁9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在蓉亮相。这是国内第一个具备全自动运行功能的8A编组地铁车辆,最大载客量可达3496人,是成都地铁目前载客量最大的地铁车辆。

u=1305178706,700422865&fm=173&app=25&f=JPEG

  成都地铁9号线位于成都市三、四环之间,是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采用8A编组车辆运行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市域环线。9号线一期从三色站至黄田坝站由南至西沿顺时针方向敷设,线路全长约22公里,共设13座车站,11座换乘站,均为地下站。

  9号线车辆采用目前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车辆设计采用了多项高新智能技术。9号线一期总计配车25列,除首3列车在长春生产外,剩余22列车均在成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按照计划,成都地铁9号线将于2020年下半年建成运营,将是西南地区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

  新闻延伸

  无人驾驶真的来了,安全能保障吗?

  无人驾驶地铁采用智能技术,任意一个数据不在正常值范围内,列车都会紧急制动

  地铁线路相对封闭,无人驾驶技术已趋成熟

  □李立洲 本报记者 王眉灵

  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有什么特点?安全吗?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没有司机的地铁

  在成都中车长客厂区的调试轨道上,登上9号线地铁列车后可以看到,车头司机室处的设置与既有运营列车差别不大,仍是一主一副操作台和一个主驾驶座。“这个操作台是可以锁上的。”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新线部副部长曾建一边演示一边说,目前9号线列车处于调试阶段的前期,由人工进行驾驶操作。正式运营的时候将采取无人驾驶模式,车上没有司乘人员。

  没有司机,车辆如何运行?曾建介绍,9号线车辆采用目前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具有自动唤醒、自动运营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驱动车辆运行的,是位于后台控制中心的运营系统。这个运营系统犹如一只“手”操控着车辆,也犹如一只“眼”监控着列车的空调设置、乘客与控制中心通话、车载PIS广播设置等。

  无人驾驶状况下,列车运行安全如何保障?9号线列车采取了很多智能技术,比如,配备有障碍物及脱轨检测装置,当列车检测到轨道有障碍物或车辆遇到脱轨危险时会自动触发紧急制动,从而让列车停止运行;配备了蓄电池、走行部、车门等部位的在线检测系统,每列车有5800多个监测点,将车辆子系统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任意一个数据不在正常值范围内,列车都会紧急制动。

  多条线路也将借鉴

  国外,新加坡、日本、法国较早就有了无人驾驶地铁;国内,香港、北京、上海也相继有了无人驾驶地铁。缘何无人驾驶地铁较为普遍?曾建认为,从技术层面来说,地铁线路相对封闭,无行人、其他交通制式车辆、红灯等干扰,通过信号控制,能比较容易实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可节省司乘人员的成本。

  据了解,地铁列车运行分为目视运行、非自动运行、半自动运行、无人驾驶运行、无人值守运行等不同级别。9号线列车采用的GoA4级为最高自动化等级,意即列车的唤醒、启动、停止、车门开关及应对突发情况全部自动化,无任何人员参与。这对系统的要求非常之高,包括车辆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障碍物的自动检测能力,以及特殊情况下区间疏散、救援方式等。

  “迎接”无人驾驶线路的到来,成都地铁因地制宜开发了9号线的运营系统,包括全自动驾驶行车组织、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场景、无人驾驶应急处置等。曾建介绍,这套系统的“成都味”足,适应成都地铁运行实际。关于9号线运行的相应调试,也提前了近22个月开始启动,这比一般地铁线路提前了6个月,以便预留足够时间对设备性能进行充分验证。

  曾建同时透露,以9号线为起点,今后成都地铁将有更多的线路采取无人驾驶模式,并借鉴9号线的运营经验。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