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成本的下降,无人驾驶的下半场来临,面对规模化落地商用的新一轮角逐,今年以来,无人驾驶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纷纷下场,开始打造价格竞争优势,多家无人驾驶企业更是直接推出了数款万元级别的新产品,直接将这一股行业低价风波推向高潮。
自动驾驶企业齐出低价产品“获客”
2022年4月,毫末智行正式官宣了单车售价12.88万元的小魔驼2.0,面向商用市场的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产品首次进入到10万元级别。一年时间后,今年5月,小魔驼3.0正式推出,售价再次下降到8.99万元,两代产品价格降幅达30%。
而在毫末官宣新品的一个月前,今年4月,橙仕汽车与驭势科技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打造超高性价比的无人配送车整体解决方案,并计划推出一款售价控制在6万元以内的快递无人配送车,在包含无人驾驶线控、算法、套件等基础上,将成本尽可能地压低。
无人配送是低速无人驾驶行业热门赛道之一,行业尤为看好这一领域的商用前景。有相关自动驾驶企业曾预测,由于无人配送车只能完成配送整体环节中部分功能,不能节省拣货打包成本,也不能节省入户送达成本,市场预期价格或在10万以内。目前看来,毫末已经取得了实际的价格突破。
与此同时,为了推动整车售价下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也在不断迭代出更低价的智驾产品。
早在去年4月份,元戎启行就宣布进一步将L4级方案成本削减70%至3000美元(约2万元人民币),在当时已是行业中的低价。相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22年5月,轻舟智航就宣布其第四代量产车规级自动驾驶方案DBQ V4只需要业内10%的成本即可实现99%的L4能力,量产成本低至1万元人民币,这应该是行业目前公开宣布的成本最低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今年3月,元戎启行推出DeepRoute-Driver 3.0方案,比上一代方案便宜了80%,并基于此方案还推出了高阶智能驾驶产品D-PRO与辅助驾驶产品D-AIR,前者硬件成本为1.4万元人民币,后者硬件成本只需7000元。
显然,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价格战无法避免。多家自动驾驶企业在官宣低价产品后,也确实吸引了业内的关注,并刺激行业开始在成本上的“内卷”。但是,自动驾驶特别是L4及以上的无人驾驶,安全性、稳定性尤为重要,仅是“低价”不一定能获得长远的市场认可。
商用落地的核心关键词:“高性价比”
事实上,随着海外明星自动驾驶公司接连裁员、破产、退市,国内也开始降低对自动驾驶业务的预期,诸多案例都指向了一个事实,自动驾驶的光环在慢慢褪去,而整车企业对自动驾驶商用的想象空间也在逐步回归理性。一切归根结底在于,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发展和商业化落地。
目前,自动驾驶企业的技术研发分成了两条路,一条是由L1/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向L4/L5级自动驾驶过渡的逐级研发模式,另一条则是跳过驾驶辅助系统,直接从L4级高度自动驾驶切入的直接开发模式。
乘用车方面,除了百度、小马智行等商业化运营的Robotaxi采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绝大多数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准许使用的是L2+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去缓解驾驶疲劳,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多少,就是自动驾驶系统价格的上限。加上今年汽车市场极度内卷,行业价格战持续至今,汽车制造商们对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成本的成本愈加敏感,在价格和成本的双压下,汽车公司不再盲目追求硬件堆料,而是开始走向在实现性能的同时追求极致的高性价比。
自动驾驶汽车,作为面向C端销售的商品,拥有消费者可以普遍接受的价格,达到投产平衡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由于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购车决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低价目前成为获客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对降低成本的需求更为直观和迫切。
商用车方面,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庞大,由于专用车辆、特种车辆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更高,行业普遍面临着驾驶员缺口严重的问题,加上货运成本高、行车安全难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行业对升级转型有着更迫切的需求。而且作为生产工具,其作业区域相对而言是安全角度下更容易落地。目前,在港口、矿山、园区物流等特定场景下,自动驾驶卡车、矿车、牵引车等已经实现了L4级无人驾驶,部分场景开始小批量运营。
由于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用户衡量的是其商业价值,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本质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和效率,要求使用成本低于人工驾驶的成本才符合用户的利益。特别是环卫、末端配送等场景应用的功能型无人小车,规模商用进程加快,终端用户更需要算清无人车使用前后的账,自动驾驶回本周期有多长?稳定安全作业效果有多强?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多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少不了对性价比的衡量。
降本增效的必备良方:补链、延链、强链
动驾驶系统大体可以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目前来看,无论是“感知-决策-执行”构成的产业链上通路,还是整车厂+解决方案提供商双架构的中游,以及以整车厂和第三方为主的下游,都在今年的价格战中感受到了成本压力。如何做成本优化、管控和性价比以及快速商业化落地,是全产业链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换言之,自动驾驶企业要把成本降下来,不是其一家说降就能立马降的。如毫末能把末端物流车的价格一再下探,除了公司本身在域控制器、算法等核心技术上的突破,背靠长城汽车的供应链体系,也给了毫末很大的底气和保障。
目前来看,自动驾驶不同核心零部件和技术,已经成为降本需求下重点突破的方向。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链全景图
感知层相当于人的眼睛,主要用到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高分辨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目前国内主流路线采取的是“激光雷达+”方案,此前激光雷达主要依赖进口,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动辄上万美元,能用上激光雷达的企业实属少数。伴随我国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激光雷达开始走向“量产”,近两年更涌现出一批极具价格优势的产品。
如在今年4月,镭神智能发布了一款被称为“终结者1号”图像级1550nm光纤车规激光雷达,价格低至3999元,这是继去年9月镭神智能推出远低于市场主流价格、不到万元的1550nm光纤车规激光雷达后又一“降本”之作,禾赛更是在去年推出半固态激光雷达产AT128一举将价格拉低至500美元。
而在自动驾驶决策层“大脑”中,芯片作为核心技术,此前一直是被车企用作营销卖点: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越高,自动驾驶技术级别更高。但随着L2级、L2+级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大算力不再是唯一的维度,人们开始逐渐从性能、功耗、成本等维度考虑芯片,如何用更小的成本、更小的面积让它发挥出更好的性能成为芯片供应商们研发的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如黑芝麻今年推出的C1200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从多维度来“降本”:一是替代原来用于座舱、自驾的主芯片,节省数百美金成本;二是多域融合后节省物料清单成本,包括电源、内存、结构件等。随着汽车市场增量发展,行业会不断出现更多新的计算需求,在实现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才是符合市场的需求。
同样被视为我国自动驾驶“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的还有执行层里的线控底盘。此前由于技术门槛高、入局时间晚,前几年中国线控底盘市场90%以上基本是属于被德国博世、采埃孚、大陆集团等外资Tier1占据。在自动驾驶产业链国产替代的趋势下,以及自主供应商技术快速追赶、响应速度较国外Tier1更快、且更符合主机厂降本需要等优势,国内厂商们也纷纷开始了布局。
如PIX Moving等厂商选择“一步到位”的滑板底盘路线,滑板底盘是线控技术的高阶形态,可以看做是“全线控底盘”的延展,降本逻辑是标准化的滑板底盘带来的规模效应。如利氪科技为代表的企业选择自主研发并推出了“One-Box”方案,寻求更低成本的线控技术方案路线。线控技术的成本之所以高,是因为安全冗余的要求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这方面的成本占比也在增加;用One-Box方案看似减配(少用了一个ECU芯片),但后期可以通过额外冗余功能组件,满足此要求;且One-Box路线能量回收效率更高,间接降低电池成本,相比于市场主流路线Two-Box方案,成本优势更明显。
总的来说,产业链的成熟度不仅关系着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也影响着车辆制造的成本,影响自动驾驶规模商用的落地进程。目前,国内自动驾驶产业链集群优势愈加明显,产业链上下游更加重视生态建设,补链、延链、强链成为各大企业战略部署之一。
但现在市场上推出的低价产品,到底是企业通过技术迭代、规模量产真正取得的控本实效,还是企业为抢占市场制造的噱头,还有待市场验证。毕竟,价格战主要内部动力有市场拉动、成本推动和技术推动,如果行业只看到“低价”,忽略了产品的技术水平、应用价值等,再“卷”也卷不出赢家。
8月16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在深圳举办“2023第三届中国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打造城市服务专场、港口与矿区专场,加强技术交流,分享技术成果,促进行业应用落地和创新发展,敬请期待!(参会请联系:袁先生13686824958,张女士1342794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