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获得杭州市首张自动驾驶牌照,至此,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在自动驾驶上再次站到了同一个赛道上。
如果说,几年前BAT在智能汽车领域还只是扮演主机厂的“配角”,而最近以来,BAT纷纷走上自动驾驶舞台的中心,通过跨界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开展产业链布局,不断扩充“朋友圈”,与众多国内外车企展开合作,在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的投入不断加码。
BAT全部入局
近两年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包括智能客服机器人,微软小冰等伴侣型机器人不断在吸引人们的眼球;现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精进,尤其是深度学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不少公司都想要在自动驾驶领域分一杯羹。
近日,随着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将浙A4390试、浙A4391试两张车牌授予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阿里正式踏上国内自动驾驶测试赛道。
自2017年12月国内首个自动驾驶路测新规出台后,BAT仅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迅速集齐了炙手可热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目前,百度拥有北京市第一张自动驾驶路测号牌“京C2003试”;腾讯拥有深圳市第一张智能网联测试小汽车号牌“粤B9K60试”;阿里拥有杭州市第一张和第二张自动驾驶牌照“浙A4390试”和“浙A4391试”。
在路测上,百度走得更快。在北京已发放的7个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包含了3家车企和4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其中,百度目前测试车辆为25辆数量居首,戴姆勒、小马智行和滴滴分别为两辆,蔚来、腾讯及北京新能源各为一辆。
一直以开放态度布局自动驾驶的百度,是BAT中最早入局自动驾驶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早在2013年,百度就启动了无人驾驶项目,后又提出All in“AI和无人驾驶”的口号。去年公布Apollo计划后受到追捧,目前已经吸引了一百多家相关国内外整车企业、零部件公司、创业公司等与之达成合作。
同时,百度最先推出“量产车”,为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名”。今年7月4日,李彦宏宣布由百度和金龙客车打造的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正式量产下线。
而随着BAT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版图不断扩大,不仅他们自身投入资金与技术到这个行业中来,同时也不断加速整个市场的资本布局。
暗战自动驾驶
BAT之间的竞争,拼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生态。“不缺钱”的腾讯广泛入股蔚来、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投资滴滴布局出行,持股易鑫集团布局汽车后市场,并投资高精地图公司。
同时,腾讯还推出“AI in Car”系统,与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东风柳汽等汽车厂商结成生态联盟。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腾讯宣布与广汽达成合作,推出智能汽车概念车型iSpace。
与腾讯热衷于财务投资不同,阿里在汽车产业链则喜欢通过收购或控股、自研以掌握话语权,试图主导产业链。目前,阿里已全资收购高德布局高精地图,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千寻位置,掌握高精定位技术,坚持自行研发车载OS,并与上汽合作成立斑马,负责互联网汽车、智能座舱的落地。
而百度在自动驾驶的战略规划与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的赋能平台和智能汽车的“安卓系统”,这意味着,百度可以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人工智能和软件开发,让合作伙伴完善硬件和车辆组件制造。
事实上,百度的开放更多是受限于自身的规模,相比阿里和腾讯,其实力仍较为落后,构建更加开放的生态以撬动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成为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想要实现自动驾驶,仅靠汽车智能还远远不够,行业的竞争又有了新的玩法。日前,阿里宣布升级汽车战略:由车向路延展,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这一战略旨在探索未来20年的路。
车路协同与单车智能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增加了智能化的道路基础设施。这种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由多种传感器和运算单元组成,可以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周围的路况信息,在这样的经历下,路告诉车“我看到了什么”,车告诉路“我经历了什么”。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BAT纷纷走上自动驾驶舞台的中心,但自动驾驶的格局不是简单的“三足鼎立”。自动驾驶领域是一场混战,参加者既有传统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公司,也有互联网巨头和初创公司。互联网公司有其独有的优势,但传统车企的转型速度也大大超出了外界的意料。同时,BAT还将面临着技术更为领先的Waymo的挑战。目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已落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