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互联网+”如火如荼影响了各个生产领域转型升级后,“5G+”顺势成为当下不少新兴产业看好的发展方向。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2018年6月,3GPP发布了第一个5G标准(Release-15),支持5G独立组网,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业务。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标准发布,重点支持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实现对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的支持。差不多时期,5G+低速场景下的无人驾驶应用正式步入国内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编辑部重点整理了在矿区、港口、环卫三大场景的成功应用案例,供大家参考。
矿区
9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大雁公司(宝日希勒能源)宣布世界首个极寒露天煤矿5G+无人驾驶项目已进入项目收尾验收阶段。
“世界首个极寒工况露天煤矿5G+无人驾驶矿卡编组安全示范工程”依托5G网络建设,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同时对5台220吨矿卡进行无人驾驶改造,实现矿用自卸车“装、运、卸”典型作业过程的完全无人自主运行。并与一台遥控推土机、一台电铲及洒水车、平路机、指挥车等辅助作业车辆形成一套完整的露天矿无人运输作业系统。
项目负责人高玉介绍,无人运输作业智能管理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技术,用5G网络技术连接矿区各种机械设备至监控中心“大脑”,通过不间断的计算、规划、调度、管理,完成矿区运输智能化调度、设备监测安全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地图数据管理等功能。
该项目自2020年5月启动以来,先后完成5G基站基础建设、矿用运输卡车改造安装调试、夜间稳定性测试、-42℃中提速重载试运行等工作。经过300余天的测试,编组试运行效果良好,车内技术人员已经全部离车,同时无人驾驶矿卡最高车速达到38km/h,超过了有人驾驶规定的30km/h。该项目投入工业化运行后,能够降低油耗,实现节能减排。
对于矿山开采而言,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说是刚需。从2018年6月第一个5G标准发布开始,矿区就最早受到5G+低速场景下的无人驾驶应用青睐。2018年9月底,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方股份研制的首台国产无人驾驶矿用车进入矿山测试;2019年1月底,中国兵器北重集团北方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无人驾驶电动轮矿车成功下线试行,都为矿区无人驾驶商用落地打下了基础。
港口
6月28日,广西首个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作业港口项目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北海铁山港启动。
该项目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三家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推出。通过结合5G和无人驾驶技术,港口大卡车接收到调度系统的指令后,无需司机驾驶,立即自动行驶,精准到达目标作业区。在完成集装箱装卸和运输后自主完成起步转弯、加速减速、停车等动作,并在完成装卸后自动回到等候区,等待下一次作业指令,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安装了5G+无人集卡系统的集装箱卡车,在作业全过程通过5G网络以视频的形式回传到控制室内,实现集装箱运输无人化、作业流程可视化、港口生产智能化和信息化,具有港口基建改造投资小、车辆总拥有成本低、自动化水平高等优势,有效解决港口运力不足、车辆线路混杂、集卡司机短缺、疲劳驾驶、人车混行隐患等问题。北部湾港北海港区在港口水平运输智能化升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与传统集装箱卡车在混流作业的示范运营。
环卫
我国无人驾驶环卫车的首次商用是在2017年9月,由百度携手智行者推出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环卫车。2018年4月,酷哇携手中联环境发布全球首台具备全路况清扫、智能路径规划的无人驾驶扫地车,当年在芜湖、合肥、长沙、上海等四所城市“落地”。
“5G+”标准出台后,低速无人车在环卫场景的应用更加成熟。2019年7月,高仙机器人与浩睿智能联合研发生产的第二代无人驾驶环卫车Ecodrive (爱科驾) Sweeper G2投入使用,于河南省鹤壁5G产业园亮相应用。
2020年5月,一款名为“牛牛”的新能源无人驾驶智能清洁车亮相株洲街头,这是由本土企业湖南纽恩驰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制造,集清扫、清洗、消毒等多功能于一体,已经实现无人驾驶,具有自动遇障暂停、自动避障绕障、自动驾驶清扫、远程遥控、行驶轨迹与环视数据上传等功能。搭载传输速度快、低延时的5G通信,智能清洁车单台车作业效率能达到人工作业的13到15倍,极大提升了城市清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