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与北京交大微联成立合资公司,剑指无人驾驶核心技术!

时间:2019-01-24

来源:人民网

0

导语: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日渐升温,信号控制核心技术的发展对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至关重要。2019年1月24日,青岛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交大微联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立轨道信号合资公司——青岛海信微联信号有限公司,公司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轨道交通信号产品的研发与推广。通过本次合作,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将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全套全自主轨道交通无人驾驶产品的企业。

   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日渐升温,信号控制核心技术的发展对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至关重要。2019年1月24日,青岛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交大微联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正式成立轨道信号合资公司——青岛海信微联信号有限公司,公司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轨道交通信号产品的研发与推广。通过本次合作,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将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全套全自主轨道交通无人驾驶产品的企业。

  签约仪式由海信集团副总裁、海信智能科技集团总裁陈维强主持。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于冬泉、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全等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辞。海信智能科技集团副总裁兼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莉与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健代表双方进行了签约。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崂山区政府、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仪式见证签约。

  合资公司致力于研发最安全、最节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实现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海信网络科技与北京交大微联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研发出国内乃至国际最安全、最节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并与综合监控系统深度融合,引领国内轨道交通产业的领先技术水平。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发言时表示,在这场与国际企业的技术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为中国轨道产业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海信网络科技一直以来的梦想。随着合资公司的成立,海信的技术反超梦正在走进现实。

  海信将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全套全自主轨道交通无人驾驶产品的企业

  2008年,海信网络科技正式进入轨道交通产业。历经11年发展,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监控、乘客信息和通信系统等专业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拥有5条通信系统项目案例、8条乘客信息系统项目案例、7条综合监控系统项目案例。2018年,轨道交通业务实现签单15亿元,其中在通信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综合监控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二。通过本次合作,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将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全套全自主轨道交通无人驾驶产品的企业,打破目前系统建设相互割裂的局面,助力青岛乃至全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

  北京交大微联作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控股的优质企业,神州高铁控股子公司,成立二十年来始终深耕于信号控制领域,拥有众多行业资深信号顶级专家,其安全信号系统在国内十多个城市20多条城轨线路推广使用,为中国多条高速铁路和重大交通枢纽铁路运输提供了安全保障,仅在用的计算机联锁产品就多达2000多套。

  神州高铁董事长王志全表示,海信“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与微联“安全、创新”的信念,与神州高铁“尚德守正出奇”的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两家公司的合作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双方强强联合,未来必将能为海信、为神州高铁、为青岛市的发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下一步,崂山区将集中力量打造智慧产业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崂山区重点扶持的科技企业,近年来在引领智慧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此次轨道信号合资公司的签约成立,一方面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崂山区产业培育的成果。智慧产业作为崂山区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集聚发展势头鲜明,涌现出了海信网络、聚好看等一批骨干企业。

  下一步,崂山区将继续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集中力量打造智慧产业等“六条百亿级产业链”,做大做强“6+1”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推动崂山经济向更高端、更高效加速发展。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