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0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汇集了当时智能车辆研究领域的一众高校、军校及科研院所。环宇智行创始人李明当时代表武汉大学前去参赛,不仅获得了综合测试第一的比赛成绩,同时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而这也是其创业过程的开始。
“自动驾驶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成果,不光涉及车辆本身,还关联了定位、感知、行车规划等很多技术领域,而我本身有着丰富的定位、遥感等领域的科研经验,这给我带来了入局自动驾驶产业的信心。”李明说道:“我们在2014年正式成立的环宇智行。”
自动驾驶产业刚刚成形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憧憬,并秉持着乐观的态度,认为随着AI技术的突破,无人出租车等完全自动驾驶的新业态会很快到来。
正因如此,在前期大量的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都将自身的业务重心放在了提高算力、提高软件性能和传感器性能等方面。但直到今天,自动驾驶的长尾效应依然没有被AI技术、算法算力或传感器感知能力所解决,认识到这一点后,自动驾驶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就发生了变化。
“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更应该朝着规模化量产来发力”,李明表示。
汽车不仅带有强大的商品属性,而且是一种具有大众商品性质的工业产品,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技术必须在汽车上搭载几万甚至几十万套,并且能够成功销售到市场中去,这个技术才算得上成功。
如今在自动驾驶领域,无论是大型厂商还是初创企业,都在积极地将自家技术大规模的落地,同时在保证一定感知、计算性能的同时追求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是一个自动驾驶热潮回归理性的表现。
在汽车产业中,一级供应商的产品应用规模无疑是最好的,同时也最能贴近整车厂和真实市场需求。而李明也将环宇智行打造成了一个自动驾驶领域的一级供应商。定位为一级供应商代表着环宇智行需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包括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
据了解,环宇智行的第一代域控制器产品使用了8块芯片才实现了一定的算力,经过几年的发展,第四代域控制器的体积已经十分小巧,集成度大大提高,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车型的搭载需求。
软件方面,环宇智行TITAN 4域控制器配备了环宇智行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 ATHENA(雅典娜软件系统)。
ATHENA系统具备高精地图、路径动态规划的能力,再配合相应的传感器,可以进行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车道线识别及车辆、行人识别和避障、一键招车、自主泊车、以及编队行驶等功能。ATHENA系统也提高了TITAN 4域控制器的运行可靠性,在保证其计算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运行功耗。
环宇智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Titan4
此外,环宇智行同样开始了芯片领域的发力,并计划未来两年采用自己定制的ASIC来替代进口芯片,形成完整的“芯片-系统-硬件”闭环,保证产品的可靠、可控。
保证产品的可靠性需要供应商十分了解自身产品的性能边界。对一套自动驾驶系统而言,传感器所获取的环境信息不一定都是可以被处理的,大雾、强光、复杂路况等环境对自动驾驶系统都是极大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对不能处理的情况建立安全模型,保证即使系统无法做出及时判断,利用模型也能保证车辆的安全。
“就像一个新手司机,如果不太会开车就开的慢一点,预见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时候就靠边停车,而不是贸然做出决策。”李明告诉创业邦:“无论是安全模型还是人工接管的机制,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困难的是找到当下产品的性能边界,并据此打造成熟的、可以交付整车厂大规模应用的产品,环宇智行为此摸索了很长时间,最终获得一汽红旗的认可。”
目前环宇智行共拥有员工13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了70%。
在L2.5级别的自动驾驶方面,环宇智行同样拿到了某知名车企的量产车型功能开发订单,将于2022年底SOP量产。
在生产环节,环宇智行自建了质检线和总装线,即将获得IATF16949认证。
李明表示,环宇智行的域控制器产品已经达到了年产能十万台的级别。刚完成的一轮融资加速了环宇智行产能扩建和量产产品迭代。
2021年也是环宇智行的量产启航年,环宇智行在高速公路L2+高级智能辅助驾驶,以及限定场景L4系统实现模块化量产交付能力,并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远程控制驾驶、支线物流/园区物流自动驾驶、社区配送自动驾驶、矿区自动驾驶等领域落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环宇智行实现了对东风悦享SharingVan园区小巴、三合一自动驾驶清扫车的自动驾驶套件的小批量供货,并且已经拿到了多家主机厂和解决方案商高性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批量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