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羊”的特殊定义被用在越来越多行业身上,如领头羊网络,领头羊鞋业,领头羊广告、领头羊纺织等等,各行各业都在使用“领头羊”这个词,来标榜自己就是行业的领军者。但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虚有其表,还要看广大群众用雪亮的眼光去分辨了。
无人驾驶行业的“多强”格局
无人驾驶行业有“领头羊”?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有的说不知道,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暂时没有。
众所周知,成为一个行业中的“领头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雄厚的实力、还需要对行业发展起到一定贡献作用。然而,以目前的无人驾驶企业来看,并无一家企业具备以上条件。
从企业规模来看,由于无人驾驶赛道起步慢,企业进入时间不长,导致积累有限。像人们重点看好的Waymo、通用、百度等企业都是2010年后才开始关注无人驾驶领域的,可以说,目前无人驾驶赛道的企业都属于发展期,尚无和其他企业拉开绝对的距离。
其次,从技术上来看,目前无人驾驶企业的技术水平大多处于L3阶段,部分企业可以达到L4水平,但绝对没突破至L5级别,即便是有,也往往受限于环境,无法落地。技术是企业制胜对手的一大“杀器”,但遗憾的是,无人驾驶企业都没能掌握绝对的技术优势。
再者,无人驾驶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运营模式还有待探索。过去就曾有专家表示:无人驾驶距离实现商业化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至少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技术成熟、社会基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步、成本费降低、社会接受程度优良。
因此,总的来说,目前无人驾驶行业并无“领头羊”企业,只能说是“多强”林立阶段,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无人驾驶产业不成熟、企业不成熟、技术不成熟等等。
无人驾驶行业能否出现“一超”格局
现阶段,无人驾驶产业没有“领头羊”企业,但不代表以后没有,以5年为一个尺度,5年后,无人驾驶产业能否出现“领头羊”企业?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绝对有可能的。
从行业角度分析,强者恒强,弱者更弱是行业发展的共同点,一些不具竞争力、技术落后的企业终将淘汰出局,从而形成“寡头效应”。
现如今,无人驾驶赛道入局者众多,不仅有传统车企、还包括了百度、小米等科技企业,他们在无人驾驶赛道上演“合纵连横”的策略,与其他企业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可以预见,随着这些企业不断发力、加码投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必然越来越大。
像跨界进来的百度便是一个很好案例,它已在此赛道上占得先机。例如,截止2020年,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专利已位居全国第一的位置,在资金上,百度也投入了巨资,去年期间,百度投入200亿进汽车领域,发力无人驾驶赛道,同时作为政协委员的李彦宏还积极开展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试点工作,推进相关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虽然百度这样的巨头企业在无人驾驶赛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一些专注于特殊应用场景的无人驾驶企业也十分被人看好,例如图森未来。图森未来是一家无人驾驶卡车品牌,创立之初致力于无人驾驶卡车技术为全球物流运输行业赋能。2018年6月图森未来入选“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100强榜单”,之后一年,入选了“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而近期,图森未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得到了“全球自动驾驶的第一股”的美称。
如图森未来一样专注于特殊应用场景的无人驾驶企业还有很多,如踏歌智行、西井科技、智行者、斯年智驾等等,这些企业扎根于矿区、港口、环卫、景区等半封闭式场景,被人们视为是无人驾驶赛道中最先成熟,并能实现规模化落地的一批企业。
无人驾驶赛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无论是跨界进来的巨头企业,还是扎根于特殊应用场景的企业都有机会成为无人驾驶赛道中的“领头羊”,但最终谁能拔得头筹,还要看各企业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