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代矿车司机年事渐高,年轻人对从事矿车运输行业的意愿降低,矿区劳动力的补充已经是个紧缺问题,而矿区的运行环境相对封闭,且人烟稀少,促使无人驾驶矿车应用于矿区有着迫切的需求。目前,矿业操作员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45岁,研制无人驾驶矿车的慧拓智能公司曾预测,矿区无人驾驶的市场前景将会达到千亿级别。今天,露天矿山运用无人驾驶车辆已经是个普遍的未来趋势,目前已经有着成熟的市场,而2021年还会继续扩大。
踏歌智行:从矿内走向矿外的未来
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企业中,踏歌智行主要为封闭场景提供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同时为矿区提供云端生产作业管理和运营服务,提高运输效率,保障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安全,适配于大型矿卡与宽体自卸车等多种车型。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显示,踏歌智行已获得金沙江联合资本,中企资本,普丰资本,辰韬资本等投资,并且与矿业运输运营企业中的宝通科技,中环协力,诺浩等都有合作,获得战略投资。前海母基金高级副总裁周泽普曾表示:“目前绝大部分无人驾驶应用场景还处于验证阶段。而踏歌智行另辟蹊径选择矿山场景。该场景低速,封闭,运货不运人,客户痛点突出。踏歌智行具有极强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矩阵丰富,工程部署模块化,功能覆盖矿山多种业务需求。”

(大型无人矿卡)
慧拓智能:兼具技术与商业化能力
为了共同推进煤矿无人化的全面实现,慧拓智能同我国两大矿山矿区设计院都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煤集团西安设计院和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院),同时,慧拓智能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大唐集团,江铜集团,中国黄金集团等矿企和能源集团都有深入合作,与这些顶级能源公司的合作涵盖了煤炭,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物种类。

宽体自卸车运行场景

新一代平行无人矿山系统
其次,我国拥有2000万吨级别的露天矿山有3000多座,以每座矿山投资各类智能采矿装备2亿左右的市场容量,按照市场占有率的10%来看,就有600亿元的市场前景。这为跃薪智能进入矿山无人驾驶领域提供了准入空间,2015年开始,跃薪智能由矿山爆破工作转向,开始着手尝试无人矿山的项目,从近程遥控,远程操控,到17年,跃薪智能便已经在矿区实现了使用单车无人驾驶技术进行开采作业,在这期间,跃薪智能矿用车由柴油燃料升级为电力驱动。同时,跃薪智能也是国内首个成功将5G技术应用到矿山开采领域的智能驾驶创业公司,为提高矿区无人车的安全性和开采效率做出了很大贡献。

西井科技:智能化单车系统
19年9月,人工智能企业westwell西井科技在上海长宁区世贸展览馆发布了一款“无驾驶室”的全时无人驾驶电动重卡Q-Truck。Q-Truck可应用于港口,物流园区,矿区,高速路段等场景,西井科技认为Q-Truck将是全球第一步真正意义的多场景全时无人驾驶重卡。
相比豪沃T5G40吨的荷载,Q-truck的荷载量达到了80吨,此外,Q-truck还可以定制在矿区,港口,油矿等不同封闭场景的运输。目前,Q-truck的动力只达到1500牛米,小于豪沃T5Gde 4260牛米,其续航能力则在满载条件下达到了150公里吗,充电需要2个小时,因此,除了在无线电充上是一个优势外,比起其他纯电动卡车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的情况下,Q-truck在续航里程上还有待改进。但在我国西部露天矿区,这款汽车却有很大的运用前景。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8年5月,其专业团队涵盖了“5G网络+无人驾驶技术+露天开采工艺+土方剥离工程”四位一体的人才和技术体系。
2018年易控智驾成立,同时在这一年,易控智驾完成了厂区内无人驾驶的全流程测试。2019年,易控智驾开始向矿区无人驾驶真实工矿测试,并在这一年完成了无人驾驶智能调度云平台“蜂群指挥官”的上线,年底,易控智驾在矿区投入了4台完整编组的无人驾驶矿车。2020年中旬,易控智驾在矿区投入的无人驾驶车辆达到了12台。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无人驾驶科技公司,易控智驾的矿用无人驾驶系统,露天矿无人驾驶集群管理平台,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V2X通信技术等智能无人驾驶,管理体系为解决矿区的开采作业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

对易控智驾而言,矿山的无人驾驶对其是有产业优势的,不用担心路权,需求和技术的问题,同时,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在国外已有多年实施的应用案例,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未来,无人驾驶技术的规模化落地也会是易控智驾的一个发展方向。
伯镭科技:泛在机器人技术与智能矿山
作为上海市重点扶持的一家智能机器人科技企业,伯镭智能科技的产品目前已经服务于光伏巡检,矿山运营和园区管理等多个场景。而伯镭科技iDrive智能驾驶系统已经是L4的自动驾驶级别,可以适应多个不同的限定区域运行。其智慧矿山解决方案集成了无人驾驶系统,工程机械远程控制和调度系统,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对矿山进行信息的可视化管理,从而实时监控人员,车辆,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且,通过在矿山建立大数据网络中心,基于可视化数据,协助管理者实时调度矿用车辆和工程机械的场景布局。

伯镭科技的泛在机器人通常被定义为第三代机器人技术,为解决各种机器人在功能组件上的异构和分布式导致的通信和协作问题应运而生,比起单体机器人研究,泛在机器人技术更多关注多个机器人的协作,环境智能化等问题。目前,泛在机器人领域的延展不在于自动化技术,而是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无法为泛在机器人提供足够数据支撑。显然,伯镭科技主要做的是一个互联网平台和自动化改造的算法,包括实现这个系统设计所需要的模块,因此,泛在机器人的硬件板块是通过与硬件厂商合作,基于硬件厂商提供的机器来开始系统设计的。

2020年,伯镭科技在内蒙古乌海市矿山投入了5台自动驾驶矿用自卸车用于土石方剥离,通过结合伯镭科技的“矿车调度系统”,在整体的运输效率上超过了人工驾驶运输车,伯镭科技还计划在乌海市智能矿山投入100台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实现整个矿区的无人驾驶运输。同时,伯镭科技还联合甘肃移动,华为公司和创远科技打造了一套集齐矿车,铲车,钻车联合作业的智慧矿山系统,为解决高海拔高寒的恶劣采矿环境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操作人员与生产设备分离,在消除操作员的人生安全隐患上提供了很大帮助。
胡心怡认为,矿山场景是刚需场景,除了探索技术与场景需求的匹配性外,重要的是解决需求问题,因为需求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只要能够解决需求问题,就不愁没有市场。对伯镭科技而言,系统的调整,对场景的深入了解都是需要不断的去积累和花心思去做的事情。

但是,矿区是自动驾驶落地最快的场景之一,并且在国外早已有成熟的落地项目可以参考,国内对建立智慧矿区的需求也极为迫切。平安证券预计:到 2035 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存量煤矿改造市场规模将达到上万亿,其中智能设备市场约 8000 亿元,与智能化相关的基础设施、集成平台市场约 2000 亿元。新建单个千万吨级煤矿投资 10 亿元,市场整体规模较大。而智慧矿山的应用经验还可实现到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为解决自动驾驶落地难,造血慢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实际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