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汽车创新与合作—— 2020未来汽车技术大会暨重庆汽车行业第33届年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0-12-09

来源:无人驾驶网

0

导语:在疫情中寻发展,于变局中开新局——由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融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执行承办的“2020未来汽车技术大会暨重庆汽车行业第33届年会”于2020年12月7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在疫情中寻发展,于变局中开新局——由重庆汽车工程学会、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融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执行承办的“2020未来汽车技术大会暨重庆汽车行业第33届年会”于2020年12月7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图片1

  本次大会以“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汽车创新与合作”为主题,面向未来,以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为支撑,聚焦“汽车电动化、智能网联、轻量化及整车测试”等重点研究领域。持续开展“后疫情时代及产业变革时期汽车企业转型、政管产学研协同合作、多领域跨行业前瞻技术融合及发展、产城融合打造立体生态系统”等重点方向的研究。

  大会依托于“重庆汽车行业年会”,由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和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办,重庆融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执行承办,联合长安汽车、长安福特、上汽红岩、小康集团、庆铃、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交大、重庆理工大学、重庆车检院、中国汽研等汽车产业链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举办打造的汽车技术领域高级别盛会。吸引行业大咖齐聚山城,众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相聚一堂,共同探讨疫情之后的未来汽车技术发展之路。

  在开幕当天的“开幕式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中,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楼建平担纲主持,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青为大会致辞,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

  图片2

 

  (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汽红岩总经理楼建平主持大会开幕式)

  重庆汽车工程学会新任理事长、小康集团名誉董事长张兴海发表致辞,表达了对各位嘉宾和与会人士热情参会的感谢,希望以本次年会为契机,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共谋汽车行业的创新, 共同为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紧紧把握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深化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汽车创新与合作,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转型升级。

  图片3

  (重庆汽车工程学会新任理事长、小康集团名誉董事长张兴海)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青充分肯定了学会的工作,希望汽车工程学会能够像一条串联珍珠的链子,把产-学-研-政串联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好政府与企业间联系的纽带,协助政府为汽车企业做好“三上三降”工作。积极与政府沟通,为重庆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汽车行业的专题规划献计献策,围绕车企安全与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重庆汽车产业的高质量、数字化深度发展。对企业困难进行专业的认证和解决,帮助企业、研究单位和政府相互串联,帮助中小企业和中小研究单位找问题、向政府反映并解决他们的问题。

  图片4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青)

  重庆市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回顾了重庆汽车发展历程,强调了汽车质量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从硬核到软核,软硬兼施,全面提升重庆市汽车行业的自主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王主任还对两江新区未来发展的“8个2”计划进行了介绍,打造智慧之城市,支持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尽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力、高水平产业制造基地。

  图片5

  (重庆市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程伟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程伟直言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汽车产业和处于艰难转型复苏中的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希望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的汽车摩托车专家服务队聚焦汽车产业,摸清企业需求,整合专家资源,提供精准服务,促进汽车科技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推动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重庆市科协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学会,希望学会认真总结举办学术活动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年会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对会员有强大吸引力,对学科有显著推动力,对产业有巨大驱动力,对社会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

  图片6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程伟)

  攀钢集团副总经理杨秀亮作为嘉宾代表发言。攀钢集团作为国内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应对产业变革时秉持“产品好是基础,用户用得好才是真正的好”的理念,针对各种材料分特点进行细致研究,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完备的研发优势和先进的装备优势,以央企的责任与担当,致力于为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与各汽车同行一起共同憧憬汽车材料、技术的新征程,共同展望汽车事业的新未来。

  图片7

  (攀钢集团副总经理杨秀亮)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青,重庆市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丽琼,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程伟,重庆市北碚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魏兴贵,重庆汽车工程学会新任理事长、小康集团名誉董事长张兴海和西南大学副校长赵国华一起见证了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组建汽车摩托车专家服务队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创新联盟,以汽车企业需求为抓手,整合专家资源,推动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8

  大会特别邀请付于武等6名行业专家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对汽车产业发表深度见解,报告由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楼建平主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对当前的汽车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汽车产业目前处于一个颠覆性的时代,需要创新和改变。在“新四化”层面,国内与国外同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国内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下,我们应充满自信,积极拥抱变革,迎接汽车产业的春天。

  图片9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赵福全为大会带来了“产城融合打造立体生态系统”的全新理念,指出汽车作为城市的唯一的移动节点,是撬动整个城市经济文化、娱乐交流的最佳载体,结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网联化和智能化,通过5G、云平台等新基建真正打通人流、物流、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最终实现万物互联,提升城市效率和吸引力。在成渝经济圈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汽车作为产城融合的最佳载体,打造产城融合生态立体系统,可以给社会带来全面深刻的重构,对人的出行、物的移动及所有城市软硬要素的交互组合带来革命性变化。

  图片10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赵福全)

  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专家李长明针对未来电动汽车能源技术的痛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措施:采用和开发锂硫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以提高电池的比能量,提高汽车续航里程,提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以提高电池安全性,为了解决废电池的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共享电池电容租赁管理中心,实现电池的循环再利用。

  图片11

  (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专家李长明)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指出,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规划,要保持优势,夯实基础,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弯道超车。大数据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探索其运营及后市场环节商业价值的衍生,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品“领跑者”制度,为助力地方其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图片12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小康股份科技中心总经理许林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能源与安全问题。对于未来的行业发展,许总提出要“站在未来设计未来”,需要行业更新设计理念并从技术层面进行进一步的推进,针对用户的购车焦虑问题,提出低售价、低能耗和高效率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并提升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图片13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小康股份科技中心总经理许林)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赵非指出网联安全保障智能未来,提出了福特汽车“硬实力×暖科技”的智慧科技理念,多手段全方位的保护人车数据,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更自信、更自由的智能出行方案。

  图片14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赵非)

  此外,大会同期还举办了平行主题论坛、领袖闭门会、前瞻技术和产品展示、优秀论文颁奖、年度技术风云人物及团队评选等多项主题活动。平行论坛方面,分别围绕汽车新能源及自动驾驶前瞻技术、汽车轻量化及整车测试等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互动。来自于长安汽车、上汽红岩、庆铃汽车、达思灵、爱斯佩克、金康赛力斯、重庆车检院、中国汽研、攀钢、达索、玛斯特、西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带来了精彩的演讲报告。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