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的持续回暖,尤其是中国车市的超预期回升,再加上此前海外疫情带来的工厂停工和减产的持续发酵,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缺芯涨价”潮。
近日,两家传统汽车芯片供应商恩智浦、瑞萨纷纷发布官方“涨价”通告,此外,部分车企也已经受到影响,正常生产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恩智浦在致客户的信中写道,接下来公司必须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因为当前面临的材料成本“显著上升”和芯片“严重短缺”。
瑞萨的通知表示,由于原材料和包装成本的增加,公司拟将上调部分模拟和电源产品价格,提价生效日期为2021年1月1日。
在这轮缺芯潮中,中国市场影响最大,由于全球其他市场车市仍处于恢复期,而中国市场新车销量已经出现同比去年增长的行情,再加上目前整车核心芯片大部分依赖进口,情况更为特殊。
按照大众汽车的声明,“这可能会导致汽车生产中断,随着中国市场的全速复苏导致需求上升,情况变得更加危急,”而声明更多强调中国(南北大众),而不是大众总部。
大众中国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正在密切关注此事,并已开始与总部和供应商协调,采取适当的对策来缓解当前的紧张供需局面。
一、“缺芯”局面或持续到明年二季度
疫情冲击了全球汽车生产,但汽车电子部件的制造越来越依赖芯片,而且用量越来越大。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公司表示,目前某些零部件的供应链的确出现了瓶颈。
更关键的是,中国成为其中最大的变量。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220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下降3%,远好于全球其他市场。
“任何供应商都无法逃避市场的变化。尽管形势紧张,我们仍与供应商和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以尽可能保持供应链稳定。”博世公司表示。
按照恩智浦披露的消息,目前,晶元原厂产能以及原材料不足,造成交期拉长,目前标准交期到20周+,并且跳票频繁,其中,汽车芯片严重紧缺,目前到货供不应求。
在芯片的上游,目前除台积电、三星电子外,中芯国际等其他晶圆代工企业均已上调8英寸晶圆代工报价,2021年涨幅至少20%起,部分急单甚至涨幅高达4成。
恩智浦预计,此波缺货将会持续到2021年二季度,但目前(即便到明年年中)还看不到一个很好的改善,建议有需求的可以提前排单。
此外,由于目前车载存储芯片需求大增(容量也越来越大),造成与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争抢订单的局面,美光科技预计,由于存储芯片市场的反弹,该公司2021财年将有一个强劲的开局。
有机构预计,内存市场在过去一两年价格保持相对平衡,但当内存供应商在产能上超支时,市场价格就会出现波动。
考虑到汽车行业正在步入5G联网时代,也顺势带动5G芯片产能和供应紧张局面出现。尤其是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快年底到明年中上市车型的5G搭载配置比例。
高通公司表示,芯片制造商正受益于手机、汽车等行业向5G联网的快速过渡,带动市场对于5G芯片的强劲需求。
调研显示,目前一些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已经开始“坐地起价”,造成一部分中小型汽车制造商难以维持供应链的稳定。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本周表示,在疫情导致全球销量下滑后,中国需求出现反弹,导致半导体短缺,这可能导致供应链瓶颈持续到2021年。
目前,半导体制造商已通过扩大产能来应对意外需求,但所需的额外产量将在6至9个月内才能实现。大陆集团表示,“潜在的交付瓶颈可能会持续到2021年。”
有消息称,芯片产业链此前因为疫情影响加上芯片晶元代工竞争激烈,部分厂商早前是利用低价来抢夺芯片巨头的订单。如今,市场缺货正好弥补此前的价格让利空间。
不过,一些汽车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行动。
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芯片巨头,德国英飞凌公司表示,它正在增加投资,在奥地利建立一家新的芯片工厂。“我们已经将2021年汽车产量的增长考虑在内。因此,我们将调整我们的全球制造能力。
由于意法半导体发生罢工事件,晶圆代工、封测端产能相当吃紧,MCU以及一些电子料的缺货“领跑”本轮汽车芯片供应紧张局面。
二、智能网联,痛并快乐着
而智能化、网联化正在助推此轮芯片、液晶屏等核心部件的缺货涨价潮。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国内新车(合资及自主品牌)销售上险标配搭载双屏(全液晶仪表+中控大屏)为254.05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7.42%。
其中,液晶屏部分,今年1-10月新车前装中控液晶屏搭载量为1245.33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10英寸及以上液晶屏同比大增61.25;而液晶仪表屏由于此前搭载率较低,则同比增长34.39%。
其中,2020款上市新车在智能座舱功能搭载方面,相关数据全面超过平均数。其中,1-10月双屏搭载率为30.03%,高出平均搭载率近一倍。
这也同时带动了座舱芯片和液晶屏的供需紧张局面。尤其是目前汽车行业在很多部件供应商方面,与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有很大交集。
在这背后,则是上游液晶屏供应的持续紧张。从今年6月开始,全球液晶面板供应全面涨价,截至目前仍没有停止上涨步伐,平均价格涨幅超过3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70%。
以国内液晶面板厂商京东方为例,该公司表示,远程办公、教育领域带来的IT需求持续高涨,将进一步消耗产能;供给方面,新增产能有限,预计供需整体仍将处于平衡或平衡偏紧状态。
此外,部分全球LCD液晶屏巨头正在宣布逐步退出市场,主攻OLED及其他技术路线,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汽车液晶屏(LCD为主)供应紧张局面。
而在ADAS方面,情况稍好,但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10月国内新车(合资及自主品牌)前装ADAS搭载上险量为67.28万辆,环比下滑5.19%。
在搭载率方面,10月国内新车(合资及自主品牌)前装ADAS(L0-L2)搭载率为35.93%,较9月下滑近1.5个百分点。
这是ADAS搭载率年内首次两连降,主要原因是年底各大品牌降价冲量导致低配/选装车型销量占比增加。
不过,在合资品牌下滑的背景下,自主品牌10月ADAS搭载上险量则是环比增长6.98%至13.69万辆,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而在同比数据方面,10月国内新车(合资及自主品牌)前装ADAS搭载上险量同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接近50%,1-10月前装ADAS搭载上险量同比增长57.18%。
目前,供应ADAS芯片的厂商也已经反馈,正在遇到上游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除了晶圆和芯片方面量不足,还有一些原因来自基板材料和元件不足。
一些芯片厂商表示,正在想办法扩大供应,但四季度将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彻底改善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此外,由于ADAS对于摄像头数量的要求激增,目前上游涨价现象已蔓延至摄像头芯片端,部分CMOS芯片涨价已经超过30%。再加上智能手机市场双重影响,紧张局面也在加剧。
紧张局面,还在后头。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2020款上市新车前装ADAS(L0-L2)搭载率已经升至43.4%,高于平均水平接近8个百分点,预计按照正常市场表现,明年上半年这个数字会超过50%。
这给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不小的压力。“欣喜之余,又是哭笑不得。”一些行业人士这样评价当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