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较劲的意味,两天之后,百度旗下的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也宣布在北京全面开放。
运营车辆主要以 林肯MKZ为主,百度对其进行了技术改装,在车顶上安装了雷达、相机、GPS等感知模块,并配有两个高精度定位接收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车内也有几块大屏来显示实时的路况,供乘客查看。
这不是百度第一次在北京开放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今年9月份,他们其实就已经有试运营过一段时间。但和9月份的开放不同,此次体验不需要提前预约,只要年龄在18-60周岁之间,即可通过百度地图或Apollo Go进行叫车。
另外,可能是因为安全的考虑,或者其他原因。百度无人出租车这次开放的站点目前一共只有15个,分别位于在海淀区、大兴区,以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且运行时间是从早上十点到下午四点。这也就意味着在其他地区,或者在上下班时段就无法进行体验。
此外,这次开放的运行车辆比较少,根据网上一些用户的反馈,如果叫车人多的话,往往要等上几十分钟才能够被接单。
其次,虽说是无人驾驶,但车上还是有配备安全员,原因在于如果路面出现堵车、道路施工等情况,车辆有时候并不能进行很好的识别,届时就要安全员介入操作,来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最后,在极端天气(大雨、冰雹等)情况下,百度是不提供无人驾驶服务的。
总之一句话,百度这次所谓的“全面开放“其实多少有点夸大的意味,至少在目前,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产品运营层面,皆处于一个很不完善的阶段。
相比之下,谷歌在凤凰城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就要领先国内很多。更确切的说,他们已经从“试运行”走向了真正的“商业化”——面向所有人开放,取消随车的安全员,并进行收费。以上这三个举措,无一不证明了谷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项目更成熟。
当然,谷歌的成功也是有一些客观因素在的,凤凰城的道路十分平坦空旷,视野开阔,人口也少,在技术和运营难度上也就要比百度小很多。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谷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其实也有不少阻碍,在其他的一些城市,比如旧金山,洛杉矶等路况更复杂,人员密集的城市,他们也会遇到和百度一样的困难,并且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无独有偶,在我们国内,百度也不是第一个开放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公司,仅仅在今年,滴滴、高德、就分别在广州、长沙、部分区域进行了无人驾驶出租车营运。但整体的体验情况、问题原因和百度都大同小异。
因此,就目前而言,无人驾驶出租车想要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皆是如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成熟,以及运营规模的扩大,在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终将会落地。
等到那时,我们的出行方式,以及车辆的设计或许会有很大的改变,期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