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那个陈旧的时代里,“人类能够翱翔天空,往返于星辰之间”之类的说辞就仿佛痴人说梦,没有人相信……包括人类自己。但它却真的实现了,腾飞的火箭划过星空,将蓝图照进现实。
如今,自动驾驶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最快落地的领域和场景之一,相信没有人再去质疑它的可能性。毕竟在今天,哪家新车上市不宣称一句“自带L2级自动驾驶系统”似乎都羞赧于跟同行打招呼似的。
10月11日晚间,百度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即日起,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将在北京境内全面开放。本次圈定的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区域总长度约700公里,覆盖亦庄、海淀、顺义的生活圈和商业圈等近百个站点。
这一举措极大节省了运营成本,无需预约,直接下单就可免费试乘该服务。
舒坦!
而实际上,早在今年的4月19日,百度就宣布,在长沙开放Apollo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那是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的首次试乘检测,距今已过去半年。百度正一步步地扩大市场版图。
直到这一时刻,很多人才恍然发觉,百度,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吗?
让我们将时间推回2004年。那一年,是中国科技板块的“大年”。如果你是相关从业者,或许很难冷静下来。因为太过辉煌。
那一年,世界首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上海磁悬浮列车”正式投入运行;那一年,中国在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成;那一年,由国产超导线材制造的我国第一组超导电缆,7月10日在昆明正式并网运行……科技的“狂奔”致使2004年技术的集中爆发。
着眼于TMT领域,各大互联网门户网站也在那一年迎来的“高光”时刻,实现了全年盈利。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皆表现抢眼。
也同样在2004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发起了首届自动驾驶挑战赛“DARPA Grand Challenge”。自2004年起,连续三年的“DARPA Grand Challenge”,正式拉开了自动驾驶的新篇章。
我们不妨先将视角拉回百度,2005年,百度上市。同年,谷歌入华,与百度正面对撞。结果,现在我们也知道了。
谷歌败走麦城,退出了大陆市场。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因为百度给予的市场份额的压力。(2010年,百度占据了75%的中国搜索市场,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国内政策的高瞻远瞩——谷歌是一家代表了美国利益至上的科技公司。
退出大陆市场,它怎么可能心甘情愿。所谓自由人权,在笔者看来,不过是借口。而真正的理由仍指向,它不能作为一个搜索引擎将西方那套普世价值输出到中国,那潜在的价值观输出,终将使我们受制于人。
所以说“墙”的存在并非一味地遮住了整个世界,相对的它也将我们保护其中。“翻墙”并不难,各种黑科技的软件都能做到,但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墙外真的精彩吗?外国的“月亮”真的就又大又圆吗?面对那些意识形态以及颜色政治的“侵染”,你又能否抵御的住?
题外话暂且不论。百度成功将谷歌干趴下,难免会春风得意。
彼时,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一度与阿里巴巴、腾讯被人们津津乐道地并称为“BAT”组合。“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强者恒强,赢家通吃。但在客观认知中,以利益为核心的企业,一旦眼高于顶,不顾及用户的感受,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所以,百度栽跟头了。自百度搜索广告事件频发之后,百度就陷入了调整的低潮期,不曾有新业务推出。
任你曾经风格无限,舆论可不管这些。负面报道铺天盖地,曾经高科技的美誉,也被扣上了“为富不仁唯利是图”的商人帽子。支柱出现了裂痕,又没有新的利润增长点,再加上舆论攻击,百度是想善后,想挽回,却越描越黑,大势如潮水,滚滚而来,怎么办?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就算用脚指头思考,也必然不可能看好百度——既没到手的利润又没故事可讲的百度股价也自然暴跌。被舆论抛弃,又被股市抛弃,就连曾经津津乐道的“BAT”组合,也衍生出了多个版本。譬如:ATM(阿里腾讯美团)、JAT(京东,阿里,腾讯)、TAX(腾讯,阿里,小米)等等。
百度该怎么做?
就连曾经败于手下的谷歌,在退出中国市场后,潜心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经过数年积淀,已成为行业翘楚。百度该何去何从,被时代抛弃,还是重立潮头?
这时我们先将目光看向2015年。这是百度将大规模资源投入自动驾驶领域的年份。恰恰是因为谷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就,一下点醒了百度,令他重新将目光转向储备已久自动驾驶项目。
掉队的百度也不再执着于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既然旧赛道已然拥挤不堪,那何不将目光放置于新赛场呢?
但实际上早在2013年,百度就秘密、低调地开始了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研究与筹备,这也是为什么从大规模研发到在北京进行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全自动驾驶测试,百度Apollo只用时一年不到的原因所在。在中国上路测试不到一年。
2016年9月,百度Apollo获得了美国加州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此时我们再回过头看谷歌。2009年,谷歌方面宣布由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前主任、谷歌街景的联合发明人SebastianThrun组建团队,正式入驻自动驾驶领域。
三年后的2012年,谷歌获得自动驾驶汽车路测许可证,要早于百度整整四年。又三年后的2015年,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开始上路进行测试;
到了2016年,也就是百度获得路测资格的年份,Waymo作为谷歌自动驾驶业务的商业主体正式成立;再到如今Waymo已经进入到了商业化阶段。
当然,落后于起跑线的百度并没有就此甘心。从2015年起至今,百度Apollo在产品层面上不间断的迭代升级,已从1.0版本优化到了5.0版本;同时,百度Apollo还组建了全球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生态平台——百度Apollo自动驾驶生态联盟;
在商业化方面,不仅百度Apollo本身拥有商业化的版本——百度Apollo企业版,而且百度Apollo与中国一汽红旗共同打造的量产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红旗E·界已在今年4月19日正式亮相长沙并展开测试;10月12日,北京成为了继长沙、沧州后,第三个Apollo GO Robotaxi开放常态化服务的城市。
百度向左,谷歌向右,这俩老对手,兜兜转转,最后竟又碰在一起。
当然,中国互联网企业中,除了百度之外,阿里巴巴也于2014年,开始聚焦于车载OS,并与上汽开展了深度合作;腾讯则于2016年,通过投资滴滴和四维图新,曲线布局自动驾驶领域。
百度对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功不可没。其点燃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诸多企业纷纷下场寻找自己在这场角逐中的合适定位,其中,阿里将重点放到了车路协同、滴滴重点放在自动驾驶商用领域,其他还有研究智能网联的腾讯、提供了一整套L2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等。
在自动驾驶领域,各方势力都整的如火如荼,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块单一企业就能够吃掉的“蛋糕”。
从产业实践来看,即使是领先的头部厂商谷歌,想要在自动驾驶领域全面通吃,也是近乎不可能的事。而谷歌最初或许不这么认为。要知道,谷歌原本是想着直接吞掉一整个产业链的。
谷歌一度打算要开发自有品牌自动驾驶原型整车,后来受制于各方面的缘由和未来面临的风险,才逐步放弃了这一想法,转向与传统汽车厂商进行合作——谷歌的前期以克莱斯勒等厂商为主,后期则与菲亚特等厂商进行合作。
而“合作”也自然的成为了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个关键词。
比起谷歌,百度Apollo在“结盟”这件事情上的执行力则堪称坚定无比。自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的那天开始,,百度Apollo就没有打算自己“造车”,而是把“赋能”当成了最主要的事情。在整个行业里,当谷歌、通用、奔驰、宝马等都在“防火防盗防抄袭”的时候,李彦宏却另辟蹊径要走开源之路。或许在他看来,将“各自为营”变成“合纵连横”,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从百度方面的表现来看,百度Apollo不仅推出了全球首个高性能开源计算框架Apollo Cyber RT,同时还推出了同样是全球首创的Apollo车路协同方案。
贾新光先生认为:“汽车自动驾驶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
“汽车产业要在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上求得突破,而最终绕不过去的核心技术又是芯片。华为面临的困境提醒我们的汽车工业:千万不要被人扼住咽喉命脉。
“另一方面,汽车自动驾驶又需要搞基础建设,这就是智能交通系统和高精度导航地图。所以,在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基础建设没有搞好之前,不要谈什么弯道超车的事。”
关于自动驾驶领域,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利好政策,譬如,《中国制造2025》、《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等等。而对于百度Apollo智能车联自身而言,这次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百度在该领域能够走到哪一步,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相信这一定是个有意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