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发布自动驾驶芯片 支持多种应用场景

时间:2020-09-27

来源:人民网

0

导语: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上,地平线发布地平线新一代高效能车载AI芯片征程3,并展示了一系列智能驾驶落地成果,为汽车智能化定义“芯引擎”。

   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上,地平线发布地平线新一代高效能车载AI芯片征程3,并展示了一系列智能驾驶落地成果,为汽车智能化定义“芯引擎”。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智能汽车时代加速到来,未来的智能汽车就是一台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最核心的器件就是车载AI芯片,是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
t0175c80e9788a6c07e.webp

  据余凯介绍,今年,长安汽车与地平线基于该芯片联合开发了智能座舱NPU计算平台,并搭载在其今年推出的全新车型UNI-T上,征程2业已成为首个上车量产的国产AI芯片。长安UNI-T上市3个月销量超3万台,预计年内出货量可达10万台,消费者的青睐,显示了智能化功能对于产品竞争力有极大的提升作用。日前,纯电SUV奇瑞蚂蚁上市,新车也搭载了地平线征程2车规级AI芯片,实现了L2 级自动驾驶。

  此次发布征程3,是地平线进一步加速车载AI芯片迭代,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和量产落地的深入实践,是对“芯引擎”的全新升级。征程3采用16纳米工艺,基于地平线自主研发的BPU2.0架构,AI算力达到5 TOPS,典型功耗仅为2.5W,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拓展性强、安全可靠的特点,支持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辅助、高级别自动驾驶及众包高精地图定位等多种应用场景。

  “征程3具有极高的AI算力有效性,能耗比超越多款行业主流芯片,而且具有出色的图像接入和处理能力,不仅支持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检测、分类、像素级分割等功能,也支持对H.264和H.265视频格式的高效编码,是实现多通道AI计算和多通道数字视频录像的理想平台。”余凯介绍说,征程3不仅性能优异,而且灵活开放,客户可使用地平线算法样例、AI芯片工具链,以及进行应用开发所需的全套工具,快速实现产品级应用落地。

  未来,地平线将推出更强大的征程5,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场景,单芯片达到96 TOPS的AI算力,支持16路摄像头,组成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具备192-384 TOPS算力,可支持L3-L4级自动驾驶,现已率先斩获车型定点。

  “地平线是首个通过国际权威的 TüV 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的中国AI芯片公司,征程5按照ASIL B(D)打造,应用满足汽车行业最高安全级别ASIL D要求。”余凯说:“地平线还计划推出性能更为强劲的车规级AI芯片征程6,算力超过400 TOPS,满足ASIL C级功能安全。”

  基于自研AI芯片打造的地平线“天工开物”AI开发平台,由模型仓库、AI芯片工具链及AI应用开发中间件三大功能模块构成,包含面向实际场景进行AI算法和应用开发的全套工具,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进行个性化的应用开发,并可依据合作伙伴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交付和服务,全面支持客户快速构建场景应用。

  余凯还表示:“地平线数据闭环系统赋能合作伙伴实现从数据采集标注、模型训练优化、仿真评测,到模型OTA部署,端到端的数据迭代闭环,打造具备覆盖整车整个生命周期的持续进化能力。”

  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驾驶产品线总经理张玉峰介绍:“经与行业伙伴通力合作,地平线依托车规级AI芯片、开放易用的工具链、算法模型样例、专业化服务和开发者社区五大支柱,现已围绕环境综合感知和车内人机交互两大方向,实现完整的智能驾驶产品布局。”

  发布会上,广汽研究院,广汽资本分别与地平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发布广汽版征程3。该款芯片根据广汽集团采用的深度学习网络进行深度的软硬件联合优化,同时针对广汽量产车型的功能开发需求进行功能模块调优,使征程3的性能实现最大化的同时,达到系统成本最优化,计划将在未来的车型中量产搭载。

  车展现场,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表示,“相信广汽研究院与地平线能够在未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研发能力,共同构建全链条自动驾驶AI核心技术。以高级辅助驾驶、高等级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感知为重点,着力推进在前装量产方向的深度合作,联合开发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产品。”

  据悉,截止目前,地平线在智能驾驶领域已同奥迪、一汽红旗、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等车厂达成深度合作,初步建成覆盖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智能汽车芯生态。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