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了太多「寒冬」论调,关于无人驾驶大军节奏放缓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与此前激进的「今年自动驾驶落地」口号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客观来看,过去一年里,全球范围内的自动驾驶进展仍然不容忽视,美国《Popular Science》杂志就为我们盘点了目前已经正式上路的八家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其思路和模式相信能为国内的自动驾驶从业者带来不少动力——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虽然关于无人车的标题比比皆是,但亲眼在街上看到装满传感器的汽车和通过文字阅读它们相比,感受显然不同。仅凭这点,你也很有必要找机会试乘一次无人车。
最近,因车祸事故而歇停九个月的 Uber 无人车又重新上路了,在前排配备有两名安全驾驶员,车身上的广告也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更多的无人驾驶公司正在马不停蹄地推进落地步伐,在加利福尼亚、密歇根和宾夕法尼亚等州都能看见这些无人车的身影,从 Tier 1 供应商德尔福到整车厂福特,从谷歌 Waymo 到吴恩达的 Drive.ai。
1、Aptiv - BMW 5
运营/测试地区:拉斯维加斯、波士顿、匹兹堡、新加坡
Aptiv(安波福)是 Tier 1 供应商德尔福(Delphi Automotive)在 2017 年底剥离掉动力总成部门(现为德尔福技术公司)和售后市场相关业务后,成立的新公司,名为 Aptiv PLC。
分拆后,德尔福继续致力于动力系统业务,而新的 Aptiv 则专注于自动驾驶、数据、车载娱乐信息服务和汽车互联网。在此期间,他们还收购了一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nuTonomy,该公司拥有 100 余名员工,包括 70 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收购后,Aptiv 的自动驾驶团队规模扩充了一倍。
今年 5 月,Aptiv 宣布与共享出行公司 Lyft 合作,在 Lyft 的拉斯维加斯运营地区,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租车车队,同期该服务便向公众开放。
趁着下个月参加 CES 的机会,在拉斯维加斯的街道上,你或许能够看到一辆带有明亮橙色轮毂的 BMW 5,通过打车软件 Lyft 就可以轻松叫到它们。
这些自动驾驶汽车采取自主运行的模式,每台车配有一名安全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乘客坐在后排座位。该项目来自于今年初的一个试运营计划。当时,Aptiv 与 Lyft 合作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的试点服务,共完成了 400 多次出行,乘坐过该自动驾驶汽车的乘客们给出平均 4.99 的高分(满分 5 分)。
目前,Lyft 共有三十辆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在这座「罪恶之城」。拉斯维加斯夜晚灯火通明,它们也不知疲倦地严格遵循着每天 20 小时,一周 7 天的作息时间运转。
Aptiv 表示,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超过 25000 次出行任务,运送超过 5 万名乘客。与此同时,Aptiv 还在波士顿、匹兹堡和新加坡进行测试。
2、Aurora-大众 e-Golf 和林肯 MKZ
运营/测试地区:匹兹堡、旧金山和帕洛阿尔托
不同于 Aptiv 脱胎于上市公司的名声大噪,Aurora 听上去稍显神秘。Aurora 成立于 2016 年,由三位自动驾驶专家 SterlingAnderson、Drew Bagnell 和 Chris Urmson 共同创立。
从左往右依次为:Chris Urmson、Sterling Anderson 和 DrewBagnell
他们来头可不小,Anderson 是特斯拉 Autopilot 项目的前负责人,Bagnell 是 Uber 高级技术中心自动与感知团队的前负责人,Urmson 则是 Google 自动驾驶项目(现在分离成了 Waymo)的前负责人。
鉴于 Aurora 创始人的大佬身份和其尖端的技术,它吸引了很多重量级合作伙伴。今年初,Aurora 就已经与大众汽车集团和现代汽车签署合作协议,通过 Aurora 开发的自动驾驶软件,帮助两家汽车厂商加速各自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计划。
此外,Aurora 还与拜腾达成合作。现在,Aurora 的自动驾驶车队大众 e-Golf 和林肯 MKZ 已经行驶在匹兹堡、旧金山和帕洛阿尔托三座城市的道路上,同时每辆车配备两名驾驶安全员。
Aurora 表示,目前专注于 Level 4 等级(SAE)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并最终达到 Level 5——完成自治等级。
3、Cruise-雪佛兰 Bolt
运营/测试地区:亚利桑纳州的斯科茨代尔、旧金山
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 Cruise 在 2016 创立,其第三代自动驾驶汽车采用雪佛兰纯电动车型(Chevrolet)Bolt,已经在亚利桑纳州的斯科茨代尔、旧金山的道路上行驶,安全驾驶员坐在前辈以预防突发状况。
在旧金山,Cruise 正在推行一个面向员工的内部共享出行计划,为超过 1000 名员提供自动驾驶汽车提供的出行服务。
此外,Cruise 和通用汽车联合推出了第四代自动驾驶汽车 Cruise AV,没有方向盘、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作为雪佛兰 Bolt 电动汽车的升级版,原来 Bolt 车型上的司机座位变成了前排左乘客座。
4、Drive.ai-van
运营/测试地区:得克萨斯州的 Frisco、阿灵顿
和 Aurora 一样,Drive.ai 也是创业公司背景,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的妻子是其联合创始人,吴恩达随后也加入作为 Drive.ai 的董事。
目前,Drive.ai 已经在两个地区落地,集中在得克萨斯州的沃斯堡地区,均采用无人驾驶面包车提供共享出行的服务模式,配备有安全驾驶员,运营范围被限定在地理围栏地区。
如果你想去阿灵顿,可以通过 APP 或者在路边的售货亭免费叫到这样一辆自动驾驶面包车,车身上标注了目的地,有点像是城区间的短途小巴。
5、Ford
运营/测试地区:迪尔伯恩、迈阿密和匹兹堡
福特正在与一家名为 Argo AI 的公司合作生产自动驾驶汽车。去年,福特曾向该公司注资 10 亿美元,而当时 Argo AI 还不到 12 名员工。
目前,福特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迈阿密和匹兹堡的公路上,并计划从 2019 年第一季度起在华盛顿特区运营。福特的自动将驾驶汽车上配备有两名安全人员,一名在车排后座,一名在副驾驶位上。
福特与披萨品牌达美乐(Domino)、外卖公司 Postmates 和沃尔玛进行合作,探索自动驾驶和物流配送行业的结合点。
有趣的是,在与沃尔玛、Postmates 进行的测试中,这些汽车虽然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方面,都与自动驾驶汽车都有颇多相似之处,但他们仍然采用驾驶员操作。该模式主要在于收集与消费者偏好有关的数据,让无人车学习上货与卸货过程中的人机交互逻辑。
福特还表示,很期待到 2021 年将在迈阿密和华盛顿特区推出一项自动驾驶汽车的物流商业服务,可载人,也可运货。
6、Nuro
测试/运营地区:亚利桑纳州的斯科茨代尔
当然,并非所有的自动驾驶汽车都能用于载人。来自硅谷的机器人创业公司 Nuro 就推出了一辆八英尺长的全自动无人配送车 R1。Nuro 方面表示,该产品将会是最早在 L4 阶段(完全无人自动驾驶)实现商业化落地的产品之一。
R1 只能装杂货,但不像在人行道上巡航的送货机器人,R1 能够在市区道路上正常行驶。去年 12 月,Nuro 启动了一项试点计划,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可以从斯科茨代尔市的弗莱食品店向该地区的人们提供食品杂货。
7、Uber-沃尔沃 XC90 SUV
运营/测试地区:自主模式下的匹兹堡;人工模式下的旧金山和多伦多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自动驾驶悲剧发生在 3 月 18 日,亚利桑那州坦佩市,一辆自动驾驶的 Uber 杀害了一名 49 岁女性。事故发生后的八个月,事件被人遗忘,身披共享出行、自动驾驶先进技术的 Uber 又回来了,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匹兹堡的道路上以自主模式运行。
Uber 表示,这些车辆只会在工作日和白天行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测试区域将扩大,行驶条件(如天气)也将放宽。但与此同时,两名安全员将随时在车里。
根据 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关于三月车祸的报告显示,Uber 的沃尔沃 XC90 SUV 上的传感器在夜间发现该女子横穿马路时无法启动紧急制动刹车系统来缓解碰撞。如今,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目前该车的自动刹车系统将在车辆处于自主模式时投入使用。
此外,Uber 也将以驾驶员模式操作他们的在多伦多和旧金山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该测试将帮助他们收集用于绘制地图和模拟运行的数据。
8、Waymo-克莱斯勒Pacifica
运营/测试地区:亚利桑那州的 Chandler、Phoenix、Gilbert,华盛顿特区的 Mesa
Waymo 从 Google 内部的自动驾驶项目发展而来,在 2016 年 12 月独立成 Google 旗下子公司。他们最近已经在四个城市推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配套有应用 Waymo One。Waymo One 是该公司最早在凤凰城地区测试项目的演进,被称为 Waymo 早期测试程序。
目前,该项服务只向数百人开放,通过Waymo One你可以叫到一辆自动驾驶模式的克莱斯勒 Pacifica,前排附有两名安全员。作为自主汽车领域的领头羊,Waymo 已经在公共道路上积累了超过 1000 多万英里数据,以及数十亿英里模拟道路数据。
当然,也可以将 Waymo 看作是 Uber 或 Lyft 的竞争者,只不过驾驶员换成了机器而已。
综上,目前落地的自动驾驶商业化项目大都遵循着相似的路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采取共享出行或者租赁的服务形式,在部分地区和试点进行运营或者测试,同时确保每辆车上配备有 1-2 名安全驾驶员,并且位置以前排为主,乘客多安排在后座;
二是采取与物流配送行业结合,以货物配送为主,该模式要在城区落地相对还出于早期阶段,但另一方面,其安全风险和安全员的人力支出也相对降低。
就上述项目的背景和体量而言,这场自动驾驶的落地争夺战在 2018 年仍以巨头公司和整车厂商势力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