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电动还带有自动驾驶的日产Ariya明年在日本发布

时间:2020-07-19

来源:无人驾驶网

0

导语:经过多次释放部分消息来吸引关注度,日产的纯电动跨界SUV─Ariya终于在七月十五日全球正式发布。量产版Ariya大部分设计与技术概念强烈受到2019年东京车展时Ariya概念车的影响,并搭载雷诺日产联盟开发的全新电动车底盘,并结合了AI与自动驾驶技术,可说是开启了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新里程碑。

   经过多次释放部分消息来吸引关注度,日产的纯电动跨界SUV─Ariya终于在七月十五日全球正式发布。量产版Ariya大部分设计与技术概念强烈受到2019年东京车展时Ariya概念车的影响,并搭载雷诺日产联盟开发的全新电动车底盘,并结合了AI与自动驾驶技术,可说是开启了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新里程碑。Ariya以简洁但有力的设计手法来呈现出它的现代感。
t015c4b9c0e083ea8c1.webp

  在水箱罩的位置以盾形护板来取代,上面则有着D立体的日本传统kumiko纹路来保护ProPILOT系统或智能钥匙系统所用到的各类感测装置。车头中央的新造型厂徽内置20个LED让品牌形象在夜间有更耀眼的呈现。盾形护板两侧的光条与整合了序列式方向灯的LED头灯搭配,来诠释日产家族的Vmotion共同设计元素。从侧面看,Ariya有着如轿跑车般低而顺畅的车顶线条。五辐运动风格轮毂依车型提供19寸至20寸尺寸。

  钣件上的波浪起伏与从车头一路划向车尾的肩线视觉上并没有很复杂,但巧妙与利落的角度构成却带出优雅和流畅的感觉。角度像掀背车般倾斜的车尾上最醒目的就是横跨整个车宽衔接两侧尾灯的光条,除了高辨识度外在夜间更具有一点神祕感。由于电动车对机械空间的占用少,空间设计自由度高。Ariya有着相当舒适而又具科技感的车内空间,以车厂开发工程师的形容来说就是星际飞船上的咖啡雅座。

  乘客坐在日产的零重力舒适座椅上,电动车安静的运转特性加上车内多处的隔音材质所创造的宁静空间让乘客更能好好放松。驾驶界面也是简单而数字的科技风格,各项车内功能多透过驾驶者前方的二个12.寸屏幕来操作。常用的空调系统则是以触控按钮的设计配置于中控台屏幕下方,按下时会产生震动反馈。像鼠标一样好握且设计有科技感的换挡控制器配置于中央鞍座上,后方的驾驶模式按钮则是触控式。后座头部与腿部活动空间宽敞,全平坦式地板消弭了腿部伸展、移动时的阻碍。

  车内的智能语音助理具有混合语音辨识技术且能辨识口语所下的指令。帮助车主用语音操作各项车内系统功能,放音乐、设定导航路线等。动力上,Ariya提供二驱与四驱车型选择,二驱车型在电池蓄电容量上也有6kWh与87kWh两种版本满足不同的用车需求。e4ORCE四驱车型6kWh电量版本虽然续航能力稍稍逊色些,但在e4ORCE系统适当且实时地分配驱动力道至四轮之下,性能表现甚至凌驾不少高级跑车。

  最高规的e4ORCE87kWh电量版本则配置最高端的日产IntelligentMobility智能移动科技,包含ProPILOT2.0半自动驾驶系统。使用日本CHAdeMO充电系统的10kW急充之下,充0分钟电量可以跑75公里。e4ORCE四驱系统随时监测车辆在各种路面的行驶状况并预判驾驶者的行进意图来对四轮个别控制驱动力道与刹车力道,让车辆在过弯等情况下的动态能够符合驾驶者预期,对于车头的下潜与扬升动作也能有效抑制。

  Ariya所搭载的全新EV底盘将电池配置于车内中央地板之下,降低车身重心同时达成接近相等的前后重量分配,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结构刚性。搭配经优化的前后悬挂结构兼顾了舒适性与性能操控表现。驾驶模式共有一般、运动与节能三种(e4ORCE车型还多了雪地模式)。与Leaf一样,Ariya搭载ePedel系统,只要操作油门踏板就可以控制车子的加、减速。在低抓地力路面下,刹车会与马达同步动作让车辆安全地减速。

  从Leaf所搭载的ProPILOT进化而来的ProPILOT2.0让驾驶者在高速公路单一车道上可以双手来开方向盘,减轻驾驶负担。同时支持在高速公路上的切换车道、超车与下出口等动作,透过GPS定位与导航系统D地图辅助确保行驶动线的平顺。还会透过车内气氛照明色彩表示ProPILOT的辅助状态。

  此外日规车型还配置从自动停车辅助功能升级而来的ProPILOTRemotePark遥控停车系统,透过智能钥匙,车主只要站在车旁六公尺以内就可以遥控车辆自动停入狭窄的停车空间。不但避免了进出车的不便对不擅停车的人来说更是福音。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