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科学家把0变成1,产业家、投资家把1变成10、100,乃至无穷大,进而改变人类生活,也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带来变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交大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梅宏认为,AI对传统人文学科同样具有“赋能作用”,可以成为很好的助手。因为人文学科并不只是做科研,而是为人类更好生存提供能量,这一点与AI非常契合。
一旦AI技术走出实验室,落地成产品进行应用,就需要和人文学科“打交道”。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澳大利亚人工智能协会理事长张成奇以自动驾驶为例,“如果自动驾驶成为未来的主流交通工具之一,人们要研究协同调度,确保安全、准确和高效,经济学与统计学知识就会派上用场”。
在专家们看来,科学发展是一把“双刃剑”,AI也不能例外。梅宏表示,AI带来所谓的偏见问题,确实在网络上“热炒”,也是社会上常常被讨论的问题。从伦理角度来看,确实应高度重视。他介绍,前段时间有关计算机学会已经开始成立“计算伦理相关的委员会”,邀请专家合作开展相关研究。
张成奇认为,个人隐私、个人安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科学家们尽可能引导科技向有意义的方面发展。但如果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更大,我们宁愿不做它。”梅宏说。
AI发展带来多学科交叉融合,也需要培养更为“适配”人才。近年来,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有两个问题无法回避,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进行培养?
在梅宏看来,当前做人工智能研究的学者还是传统的那一批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才并不那么缺。行业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迅速产生效益的员工,比如AI数据分析师,这是产业界的急需人才。“需要注意的是,头部高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不应当只局限于企业的即时需求,而是要以通识和创新教育为主,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
课程相继开设,师资去哪里找?张成奇从今年流行的网课中摸索出一个思路,“高校间可以结成跨校联盟,设计人工智能课程,将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共同培养人才。”他还说出了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上海的企业、高校可成立类似于人工智能乐园的平台,汇聚数据与算力,以及各类技术与产品,既可以作为人工智能演示平台,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同样重视“教学科研和企业两张皮怎么贴一起”,他指出,在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不可少。同时,任何科研与应用都不可分割。他鼓励高校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建立一定程度的沟通。“高校既要培养有基础研究能力的人才,也要培养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