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滴自动驾驶的推广中我们了解到,滴滴用户只需要在滴滴出行App中的“未来出行”模块申请报名体验,通过审核后,方可体验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试乘。
但目前由于是试运行阶段,滴滴出行的自动驾驶体验划定了明确的区域,仅仅是在上海的开放测试路段中运行,范围涵盖了汽车会展中心、办公区、地铁站、酒店等区域。
在首日自动驾驶网约车试运行中,滴滴官方主动邀请了央视进行报道。在报道中央视记者完整体验了从试运行区域内,呼叫自动驾驶车辆,乘坐车辆,到达目的地的全过程。期间上海市天降大雨,虽然车速并不快,但车辆还是安全的将记者送达了目的地。
技术复杂,道阻且长
根据滴滴官方说明,为了保证自动驾驶网约车的形成安全,相关车辆都配备了安全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随时接管车辆。并且滴滴还设立了自动驾驶的安全中心,具体实时监控车辆的各种情况,在车辆面对复杂路况时,给车辆传输协助指令,尽可能协调车辆自动运行。
自动驾驶的实现,涉及了多个学科的综合领域,研发过程十分复杂,测试问题繁多。其中主要包含了识别技术、决策技术、定位技术、通信安全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等五大技术。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副教授李升波称,现今在“干净”的场景下自动驾驶做决策没问题,但是像中国道路状况的复杂性就太高了,行人的随机性太强,还有碰瓷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也认为,自动驾驶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道阻且长,至少还需要做10年持续投入的计划,也要做好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但方向是明确而坚定的”。
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过高收益未知
近年来,自动驾驶的风潮一浪接一浪。自动驾驶市场品牌数量越来越多,从国外打到国内,为求争抢市场份额,各家都争破了头颅。
早在2016年,Uber便上线自动驾驶功能,Uber公司投入研发了多年的自动驾驶技术面对市场后,反映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热烈。
Uber的招股书中,数据显示公司3年投入研发超35亿美元,三分之一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每天硬件投入成本高达100万到200万美元,但自动驾驶投入的代价远不止金钱。
Uber自动驾驶项目上线没多久,就发生了致命交通事故,安全员的注意力分散,让自动驾驶的汽车遭遇紧急情况时未能及时躲避,从而造成了伤亡。这也直接导致了自动驾驶市场热度大幅下滑,相比较新奇体验,死亡的代价实在是太大。
虽然在IPO之前,Uber接收到了丰田、软银、电装的集体投资10亿美元,但过高的投入,并不高的市场消费热度,还是让Uber逐年亏损。
从2016年至2020年Q1财报数据显示,Uber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第一季营收年增14%至35.4亿美元,优于分析师预期的30.2亿美元,但仍净亏损29亿美元。
看来,自动驾驶并没有成为科技行业的摇钱树,反而因前期投入资金过多,成为了企业的核心亏损点之一。
今年以来百度、Waymo也在自动驾驶领域疯狂扩张,自动驾驶貌似成为了TMT行业当前的最大风口。各家巨头不仅借用自动驾驶来展示自己的科技领域的“肌肉”,也不断通过其吸引大量投资。
Waymo在今年年初一轮外部融资中,筹集了整整30亿美元。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在2019年年中,接收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的5亿美元投资。而小马智行与嬴彻科技也分别获得4.62亿美元和1亿美元融资。
业内人士认为,纵观国内外自动驾驶车辆运行,主要都在做封闭场景测试,面对复杂的路况,技术上还有很多缺陷需要改进完善。自动驾驶的投资研发成本巨大,市场现有占有量却甚微,要想真正取得收益,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现如今,不论是大众的目光或是各路资金的兴趣都集中在了科技行业上,而自动驾驶作为科技领域的风口,是科技巨头们必争的关键点。但是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错综复杂的城市路况,都给自动驾驶提出了许多难题。
在交通事故致死率远超发达国家的中国,想放心乘坐自动驾驶车辆在城市中安全有序的行驶,恐怕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