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裁员、破产,美国自动驾驶“至暗时刻”
随着美国疫情的不断加剧,对自动驾驶公司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很多企业的测试都被停止,即便Waymo宣布重启测试,也存在诸多限制。在一切都是在空耗的情况下,裁员便成为了很多企业的选择,就连Cruise这样实力雄厚的自动驾驶公司也不例外。
5月15日,Cruise被曝出正削减约8%的全职员工,以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病期间削减成本。该消息透露的12天后,一份由Cruise递交给市长和加州政府官员的通知透露,有165名员工将被Cruise永久解雇。
尽管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在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Cruise资金充足,此番公司一下子裁掉这么多员工,还是让人有些怀疑Cruise的财务情况,毕竟自动驾驶是公认的“烧钱”大工程,这从通用汽车公布的财报也不难看出。从2016年至2018年间,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累计总亏损15.12亿美元,除了研发投入之外,Cruise每年的开支大约是10亿美元,与Waymo相当,而目前Waymo One的年收入仅为数十万美元。正是这样悬殊的收支差距,让Waymo也走上了融资之路。
很幸运,在首轮外部融资中Waymo就一举筹集到了30亿美元的资金,按照每年大约10亿美元的支出来计算,这笔资金可供Waymo花上三年。但Waymo毕竟有强大的技术实力背书,比较之下,一些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的玩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比如已经倒闭的Starsky Robotics,正在寻求卖身的Zoox,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融资不顺所导致,另有一些虽在坚持,但却不得不想方设法缩减成本,比如裁员。
总部位于加州山景城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Kodiak最近在给媒体FreightWaves的邮件中声明中就指出,“和这个行业内外的很多公司一样,由于COVID-19的巨大影响,我们作出了裁员的艰难决定。”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Kodiak的创始人Don Burnette还曾对媒体表示:2019年Kodiak的员工由本来的15人增长到了85人,并且已经在为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位商业客户运送货物了。
对此,同样选择裁员的lke深有感触,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Nancy Sun也对自动驾驶的现状和未来深感担忧。“尽管过去几年,仍有不断涌现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但这个行业的未来也是不确定的。”
除此之外,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接连两次宣布裁员共计6700人,同时关闭全球共45个办事处。据悉,除裁员外,Uber也考虑缩减其他非核心业务,包括货运和自动驾驶。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很多自动驾驶公司不会倒下,或者说不会这么早倒下,有些甚至可能过得还不错。这次疫情无疑加速了行业淘汰赛的到来。
资本向头部玩家集中,初创公司如何平稳度过
自动驾驶毕竟是对新型驾驶模式的探索,研究越是深入,需要的资金越多,相对的能够投得起的人就越少,也就是说自动驾驶行业本身就取决于买方市场。如今受疫情影响,资本的眼光正变得越来越挑剔。
日前,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在2020财年业绩说明会上就表示,“即使现在有疫情,我们也没有冻结新投资。但将吸取愿景基金一期的经验教训,不再那么激进。”据悉,孙正义曾透露受疫情影响,以及软银公司收紧财务支出,愿景基金投资的88家公司中至少有15家将会破产。为此,这位世界级的投资大师开始放缓了脚步。
其实不仅仅是孙正义,当前很多投资机构对投资对象的选择都变得严格了起来。在此背景下,资本向部分头部玩家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市场大部分的投资被少数玩家拿走,再加上企业本身生存能力的差异,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行业两极分化也日益严重。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未来自动驾驶市场将由5-6家公司占据主要份额,其中美国和中国可能会各有2-3家,还有一家可能来自其他地区。随着资本开始向头部企业靠拢,对于部分体量较小且仍然有一些技术、以及落地经验的公司来说,或许可以顺利活下来,但是一些规模小、技术较差的企业面临的可能就是出局这一条路。
那么初创公司如何避免被淘汰的结局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自身实力。
其一,制定合适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路线。自动驾驶在商用领域的应用,除了有大卡车之外,还有环卫车、快递车、外卖机器人等等各种各样的商业化之路。初创公司受制于其体量小、资金不充足等问题,可以从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入手,实现商业化。
其二,产品尽快实现商业化落地。初创公司只有借助“特定的、受限的适用范围”,建立应用和服务的商业模式,才能增强技术的不可替代性。相较于存在更多不可控制因素的高速或者城市等环境下的自动驾驶,从技术难度上来讲,封闭或者半封闭场景的自动驾驶会更容易落地,而无人配送是最容易实现的场景之一。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少无人配送车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三,提升融资能力。现阶段,绝大多数初创公司还处于入不敷出阶段,想要实现自动驾驶,资金投入必不可少。而目前来看,很多初创公司还不具备“造血”能力,或者“造血”能力不强,这时候就需要适当地引入外部资金。
当然,要做到这三点一个很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具备过硬的技术实力。这就需要初创公司能够提供车规级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企业培养“造血”能力的基础所在。
随着自动驾驶的深入发展,势必还会有更多的企业面临淘汰,但,强者一定是可以战斗到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