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无人驾驶的难度,各大研发公司被狠狠打脸!有人直接不玩了!

时间:2020-06-07

来源:网易

0

导语:如今汽车科技的最前沿,非无人驾驶莫属,互联网公司如果没有在研究无人驾驶技术,那都不敢称自己为科技公司!早早地人们就对无人驾驶进行了各种畅想,比如实现无人驾驶之后,就不需要人人有车了,需要出行预定一辆车上门接送就行;上车之后该干嘛干嘛,到目的地直接下车即可!如果无人驾驶再运用5G万物互联技术,那堵车和行车不文明现象也将彻底消失!

   如今汽车科技的最前沿,非无人驾驶莫属,互联网公司如果没有在研究无人驾驶技术,那都不敢称自己为科技公司!早早地人们就对无人驾驶进行了各种畅想,比如实现无人驾驶之后,就不需要人人有车了,需要出行预定一辆车上门接送就行;上车之后该干嘛干嘛,到目的地直接下车即可!如果无人驾驶再运用5G万物互联技术,那堵车和行车不文明现象也将彻底消失!
2020_0605_b133d810j00qbfoif0010c000go00b4m

  这样看来无人驾驶的前景一片光明,也难怪全球研发无人驾驶的公司如此众多。在这些公司中,既有传统的汽车厂商也有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丰田、本田、大众、宝马、奔驰、福特、通用只要是全球排得上号的传统车企,无一例外都在研究无人驾驶。而百度、谷歌、Uber、特斯拉这些新兴企业也都在前仆后继!

  早在好几年前,众多研发无人驾驶的公司就曾发布了各自的愿景!而这些愿景中都有一个关键时间节点,那就是2020年!大部分公司都乐观的认为,2020年将能初步实现无人驾驶,而特斯拉这样的先行企业,甚至表示能在2020年将无人驾驶实现商用,推出100台自动驾驶出租车!

  可是今时今日就是2020年的年中,似乎并没有哪家车企真正彻底实现了无人驾驶!即便是有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工程样车,但基本都处于实验阶段,需要在工程人员小心翼翼的监督下慢慢上路!这类无人驾驶样车在车少宽阔的道路行驶尚且经常出错,想要应付复杂拥堵的路况那是根本不可能!

  而在6月1日,中国台湾地区发生了一起特斯拉自动驾驶车祸。当时一辆货车在道路中间发生侧翻,而一辆行驶中的特斯拉Model 3直接撞上已侧翻在路上的货车。特斯拉车主声称其驾驶的车辆在事故发生前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当其看到前方白色货车时,以为车辆遇到障碍物会“自己停下来”,但车辆并没有停,想刹车已经来不及。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应属全球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之一,但即便是先进如特斯拉,自动驾驶出事故的报道还是不绝于耳。由此可见,真正的无人驾驶离我们有多么遥远!现在来看,似乎所有搞无人驾驶的公司,都低估了实现无人驾驶的难度!

  美国工程师协会给无人驾驶定了6个等级,即L0~L5,L5级为真正的无人驾驶。即便是特斯拉这样的车企,现在也只停留在L3级。虽然谷歌旗下的Waymo宣称已经达到了L4级,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遇到了真正的瓶颈!

  而资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既然实现无人驾驶遥遥无期,资本的耐心早已经消耗殆尽。据亿欧的统计数据,在2019年获得融资的中国自动驾驶零部件及方案的供应商只有25家,较2018年减少了8家;总融资金额从2018的162.3亿锐减至107.1亿,同比下滑了34%!

  资本的退潮让研发无人驾驶公司出现了倒闭潮和裁员潮: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王的Cruise,宣布裁员150人,裁员比例高达8%;单轮融资最高纪录第二名保持者Zoox,则似乎在寻求卖身;而第一名的Nuro同样在寻找接盘者;而无人驾驶卡车实验的Starsky Robotics则直接宣布停止运营!

  无人驾驶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但要真正达到目的却比我们想象中的困难,花费的时间也比我们预计的要久很多!在我看来,无人驾驶挂钩5G技术,在5G还没有全面普及之时,真正的无人驾驶就不可能实现!而普及5G显然不是2、3年就能完成的事!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