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启动即可运行一天,揭秘成都地铁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

时间:2020-05-30

来源:红星新闻

0

导语:成都地铁9号线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5月22日,武青车辆段已正式移交成都地铁运营公司。武青车辆段作为9号线的“神经中枢”,其与既有线路车辆段有何不同?

   成都地铁9号线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5月22日,武青车辆段已正式移交成都地铁运营公司。武青车辆段作为9号线的“神经中枢”,其与既有线路车辆段有何不同?

  昨日(5月27日),记者走进武青车辆段,探访9号线地铁列车在段内如何“一键”开启一天的运行。据介绍,未来9号线乘客有望在驾驶室中,体验地铁列车司机视角。

  地面没有轨道、列车

  粉、蓝双色分区作业

  5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机投镇的9号线武青车辆段。干净的沥青路,青草、树木配以蓝天、白墙,整个地上没有一根轨道、一辆地铁列车,这是一个全地下车辆段。

  记者跟随成都地铁运营公司9号线运营中心副主任王勇,来到地铁列车停车检修库区。记者看到该区域一边墙面下部涂成了粉色,一边墙面涂成了蓝色,这是为何?

  “武青车辆段与普通车辆段最大的不同就是颜色。”王勇说,武青车辆段用颜色区分为两个不同的作业区域,粉色是全自动区域简称无人区,蓝色是非全自动区域简称有人区,“这样可以直观的区分两大区域,针对两个不同的区域存在两套不同的管理模式,无人区显然要更加严格。”

  据王勇介绍,在全自动区域,车子可实现自动投电、自动唤醒等工作,原先司机需要准备的动检、静检等工作列车也可自主完成。同时,全自动区域在管理上比非全自动区域更加严格,“由于全自动区域真正实现了全自动,一旦该区域有人员、设备等进入,危险、损失不可估量。”

  八大设施设备加持

  造就不一样的“神经中枢”

  武青车辆段作为成都市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的“神经中枢”,其与传统车辆段相比,其具有信号设备、全自动运行管理系统、声光报警设备、地下通道、人员防护开关、有人、无人转换区、全自动运行试车线、全自动洗车线8大设施设备加持。

  其中,信号设备作为9号线的“神经末梢”,列车的安全运行,全靠信号设备感应列车的运行位置来实现全自动安全运行。而声光报警设备,则是为了保证车辆在出库、入库时,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非全自动区域一根股道一个小区间不同,全自动区域每两根股道被分为一个小区间,修建在整个库区总部的地下通道,则即保证了作业安全,也保证了作业时,不影响其他区域车辆的正常运行。

  “这个过程中SPKS(人员防护开关)也起到重要作用,当它开启式,全自动运行的车辆便无法开进该区间内。”据王勇介绍,在武青车辆段内还设有一条全自动试车线,试车线模拟设置3个车站,车子可以在这里模拟全自动运行的模式。同时,车辆段内无人区与有人区之间还设置了一个转换点,实现无人到有人,有人到无人的模式转换。

  除此以外,全自动洗车线可保证列车在无人介入情况下,完成自主洗车工作。而场段全自动运行管理系统,则包含了调车、洗车、收发车计划、运行图等内容,列车每天的自动上线运行全靠该系统支持。

  理想状态

  一键完成9号线一天的运行

  成都地铁9号线,曾被冠以世界首条采用8A编组车辆运行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我国西部首条全自动驾驶线路等称号,但在王勇看来,他认为9号线不仅只是一条全自动驾驶线路,更应该是一条全自动运行线路。

  全自动运行顾名思义,列车不仅是全自动驾驶,列车在整备、出库、变换轨道、洗车、停车等等功能均实现全自动。王勇告诉记者,9号线已完全可以实现以上操作。运行初期,为了保证安全,无论是列车司机室还是车辆段均有人员介入,但未来,有可能实现一键运行。

  采访途中,王勇向记者描绘了未来9号线最理想的运行场景:早晨,一个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点击启动按钮,系统自动开始运行,每一列到达预定发车时间的列车准备发车,列车从车辆段开出,自动变换轨道,开入正线开始运行。一天的行车完成后,列车自动进入洗车库洗车,回库。

  整个列车运行过程,完全实现全自动,全程无需人员介入,这便是未来9号线的理想运营模式。

  未来

  乘客或可进入驾驶室体验地铁司机视角

  9号线在运行初期,将安排一名应急安全员全程随车。据了解,应急安全员同时具备开车、修车的技能。之后应急安全员将在9号线站台内待命,一旦列车发生故障,就近的列车安全员便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在1号线、2号线列车上经常看到的间壁门小窗,9号线列车并未采用。平时经常会在地铁列车车厢中看到,有人在通过小窗打量驾驶室内的情况,而9号线则无需打量,未来或可直接进入驾驶室体验。

  “如果一切运行正常,且随着9号线开行里程的不断增加,各项工作的不断熟练,拆除间壁门算是给乘客的一个‘彩蛋’”,王勇说,拆除间壁门后,乘客便可在驾驶室中体验地铁列车司机视角。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