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出租车 东风日产助力智能出行

时间:2020-05-27

来源:58车

0

导语:近日,拥有中国领先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出行公司文远知行WeRide公布了一项数据:其Robotaxi服务全开放运营超百天,旗下无人驾驶车队超100辆规模。这是无人驾驶企业在中国首次对外曝光超百辆测试及运营车队,以东风日产轩逸·纯电车型为平台的Robotaxi位列头阵,是文远知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的主力车队。

   近日,拥有中国领先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出行公司文远知行WeRide公布了一项数据:其Robotaxi服务全开放运营超百天,旗下无人驾驶车队超100辆规模。这是无人驾驶企业在中国首次对外曝光超百辆测试及运营车队,以东风日产轩逸·纯电车型为平台的Robotaxi位列头阵,是文远知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的主力车队。

  100辆是一个重要的台阶,一辆普通的车,加上一个由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组成的套件,结合大数据、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变身为自动驾驶汽车。在智能出行未来的探索路上,文远知行联手东风日产,步伐不断加快。

  百亿公里验证领先技术,轩逸·纯电牵手自动驾驶

  在文远知行的Robotaxi车队中,统一使用了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平台。Robotaxi运营车辆既要从技术上考虑改装的性能、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也要平衡运营成本,轩逸·纯电作为一款家喻户晓的经济型电动车,保证了Robotaxi车队在硬件技术和成本的优势。

  东风日产轩逸·纯电与日产聆风LEAF同源,承载超70年纯电车型研发经验,技术成熟可靠。日产聆风是全球首款量产及销量最大的纯电车型,文远知行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改装的第一款日产车型便是聆风LEAF2,并在2019年英伟达GTC技术大会上首发。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载体选择上,纯电动车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有独特的先天优势。传统内燃机汽车动力输出曲线复杂,通过转速控制发动机输出扭矩,还必须配合变速箱进行调整。相比而言,电动车的驱动过程更简单,电机随时可以全扭矩输出。没有了复杂的机械反馈流程,对于自动驾驶系统来说,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大减少,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得到提升。

  以东风日产轩逸·纯电车型为例,它能够实现高效节能、精准续航、稳定输出的三大核心优势,搭载了LBC电池管理系统,拥有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和精准续航里程显示两大功能,并通过日产独有精密电机扭矩控制技术,确保动力的稳定输出。这些特性,都让它比一般车型更适合作为自动驾驶的载体。

  2019智能网联汽车驾驶大赛中,以东风日产轩逸·纯电车型为平台的文远粤行Robotaxi车队,在全国数十支自动驾驶车队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这款更强、更稳、更安全的自动驾驶车型,背后是文远知行超过一百五十万自动驾驶里程跑出的最强无人驾驶系统,是覆盖全场景、全天候的WeRide ONE自动驾驶通用算法。

  据了解,从去年11月开始,文远知行Robotaxi便开始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144.6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运营,服务本地市民,截至2020年4月,已经提供全开放式的运营服务超过一百天,是当之无愧的Robotaxi出行最强运营车队。

  抢滩智能出行,日产智行重新定义人·车·生活

  目前,不少车企推出的车型纷纷加入了L2级自动驾驶技术,可实现车道偏离辅助、道路标志识别、自动泊车、自动跟车等功能,但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L4级自动驾驶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Alliance RNM在A轮战略领投文远知行,锁定中国庞大的无人驾驶出行市场,除此以外,雷诺日产联盟还与谷歌Waymo无人驾驶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和卡车,供法国、日本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和亚洲大部分地区使用。日产美国硅谷研究中心还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组成团队,研究自动驾驶系统、人机交互解决方案、联网应用、软件分析和测试,涵盖各种应用于道路和空间中的复杂软硬件技术。

  作为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始终关注智能出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美好的出行生活。比如,为解决客户车辆维保期间用车难题,推出轩逸·纯电代步车服务;旗下联友出行分时租赁服务,提出到2023年,依托专业研发团队,打造成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并力图推进智能网联服务及生态打造,开展大数据应用,活用智能共享出行平台,以助力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

  在日产智行的核心战略下,东风日产将持续发力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三大领域,以全新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让汽车成为会思考、会呼吸、会沟通的智行伙伴,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的人·车·生活。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