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放缓已经开始对软银集团产生影响,尽管软银目前仍然募集了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4亿元)用于投资初创科技公司,但其支持的出行公司Uber与连锁酒店OYO都受到了经济下滑的影响,此前投资的共享办公公司WeWork困境加剧。
这些情况将对软银产生实质性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会影响其下一步的资本募集。但即便是这样,软银也仍然决定要向其一直坚定支持的滴滴继续追加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投资。
这笔投资将有可能减轻滴滴当下面临的压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滴滴的核心乘车业务受到打击,订单量已降至通常情况的1/5,而滴滴的自动驾驶子公司在疫情期间也难以进行路测与常规的开发工作。
如此境地之下,滴滴常规业务大幅下滑,自动驾驶业务又面临不断投入(仍需保持最低限度的运营,员工工资发放),却没有技术成果产出的局面,情况相当不乐观。
此时,软银投向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的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无疑是扶了滴滴自动驾驶一把,The Information表示,在这笔投资之后,软银已是滴滴的最大支持者。
不过,从开年以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aymo、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Pony.ai等自动驾驶公司先后获得了数亿美元的融资,加上此番滴滴自动驾驶即将获得软银集团领投的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融资,自动驾驶领域的资本正在朝着头部玩家集中,加速技术的量产落地。
一、软银将领投滴滴3亿美元 双方都是落难兄弟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自去年8月,滴滴自动驾驶部门分拆以来,滴滴一直在与软银进行沟通,希望从软银集团获得新的融资。
此次外媒消息传出,可以视作是软银对滴滴出行融资需求的回应。但需要注意的是,与软银此前对滴滴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相比,此次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的融资体量小了不少,原因恐怕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据悉,软银在本周一宣布,将出售4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2亿元)的资产,以减轻自身的债务负担,并为股票的回购提供资金。
而其此前支持的出行公司Uber、连锁酒店OYO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出现了业务的下滑。
之前软银投资的Wework,在去年IPO失败,估值大幅下滑,致使软银股价单日下挫12%。近日,该公司又炮轰软银不按承诺收购该公司员工股票,软银表示可能会退出对WeWork的股票收购计划。
这些投资上的失利,对软银集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即便如此,软银也依然筹集了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4亿元),用于投资初创科技公司。此次投资滴滴自动驾驶的资金,就是这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4亿元)中的一部分。
据了解,滴滴在2020年1月~2月的核心业务——出行乘车业务也收到了打击。据消息人士透露,滴滴在过去两个月的订单量已经下降至常规水平的1/5,而滴滴的共享单车业务也同步受到了影响。
不过近几周,由于国内疫情管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大城市开始复工,滴滴的出行乘车业务与共享单车业务的订单量也有所回升。
但软银投向滴滴的这笔钱,恐怕不会被用于救济常规的出行乘车业务与共享单车业务,主要还是为了给滴滴自动驾驶输血。
自2019年以来,投向自动驾驶领域的资金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涌向自动驾驶领域的资本越发理性,主要朝着头部公司集中。
在去年,仅有福特支持的Argo.AI、通用旗下的Cruise、出行公司Uber的自动驾驶业务获得了10亿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71亿元以上)的融资。
而在2020年的前两个月,也仅有自动驾驶产业一哥Waymo筹得了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的融资。
去年夏天刚刚实现分拆的滴滴自动驾驶想要获得融资显然并不容易,滴滴也指出,其自动驾驶子公司在5年之内不会形成正向现金流,如此长周期的投资回报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而光靠滴滴出行为其自动驾驶子公司输血显然并不现实,因此,滴滴才会一直与其最大的支持者软银进行协商。但无奈双方皆为“落难兄弟”,软银能向滴滴投出一笔亿元级的投资,已经是仁至义尽。
二、软银大手笔布局自动驾驶产业链 滴滴是其最后一环
软银之所以在自身如此“拮据”的情况下,仍要对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进行投资,当然不光是为了双方的“情谊”,软银在自动驾驶领域软硬件的布局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但却还缺最后一环——商业化落地。
软银在自动驾驶领域最知名的投资莫过于砸向通用Cruise的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9.3亿元)。
但其实在自动驾驶领域,软银的投资布局从硬件方面的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到软件方面的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算法和V2X车联网技术均有涉及。
在自动驾驶芯片方面,软银选择了收购ARM与入股英伟达,不过2018年底英伟达股价大幅下跌使软银损失了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6亿元),软银当即选择放弃英伟达。
对此,软银掌门人孙正义表示:“软银是一家投资公司,而非运营公司。”失去了英伟达,软银还拥有ARM这一可靠的芯片公司。
有分析指出,ARM可为软银提供可靠且先进的自动驾驶芯片,且其能耗较低,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具备非常大的优势。
而在传感器方面,软银投资了以色列激光雷达公司Innoviz与摄像头公司Light。
在软件方面,软银主要关注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算法与车联网技术。
2017年,软银愿景基金向高精度地图公司Mapbox投资1.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亿元),如今,Mapbox每天收集到的匿名传感器行驶数据超过2亿英里。
而在自动驾驶算法方面,软银分别向两家自动驾驶算法公司Nauto、BrainCrop投资了1.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与1.14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
至于车联网方面,此前曾传出软银将与日本车企本田共同进行5G车联网的研究,致力于开发5G车载通信天线,不过此后并没有出资消息传出。
除此之外,软银还出资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8亿元),与前丰田工程师共同成立了SB Drive公司,研发方向为自动驾驶公交车,据其官网消息,该公司的自动驾驶公交车已在日本鸟取县八头町进行了自动驾驶公交的试运营。
在出行方面,软银更是大手笔地投资了Uber、滴滴、Grab(东南亚出行服务公司)、Ola(印度出行服务公司),出行服务覆盖了欧美、中国、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市场。
对软银而言,从自动驾驶的底层技术,各类基础设施,再到出行公司,看似已经全部布局完成。
但实际上,软银此时尚且缺少能让自身投资的自动驾驶产业链大规模落地的契机,而滴滴在去年夏天分拆的自动驾驶子公司让软银看到了希望。
滴滴出行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出行服务公司,其用户数量早已过亿,在这一基础上,滴滴利用广泛的道路数据进行自动驾驶研究不仅十分高效。同时,其落地场景也有了保障,且一旦技术成熟,就会是十分大范围的落地。
据了解,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CEO目前由滴滴CTO张博出任,原顺为基金执行董事孟醒出任COO,贾兆寅和郑建强分别担任美国研发团队和中国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三人工作均向张博汇报。
在去年8月,车东西曾向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询问其自动驾驶业务的具体进展,据了解,滴滴目前已经拥有4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此前,其CTO张博在接受车东西采访时也透露,滴滴自动驾驶业务由其亲自带队,已经在中国与美国的四座城市开展了自动驾驶的路测,并已拿到了美国加州的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在自动驾驶业务团队方面,滴滴已全面构建高精地图、感知、行为预测、规划与控制、基础设施与仿真、数据标注、问题诊断、车辆改装、云控与车联网、车路协同、信息安全等多个专业团队。目前团队在中美多地开展研发、测试,规模超200人。
而在产业方面,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已经与北汽新能源、国能汽车、车和家等20余家整车厂以及相关的上下游公司逐步深化合作关系。
据张博此前透露,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将开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车厂把车造出来,然后将车辆一键投入到滴滴的平台中,在每一单订单中让车厂分成。在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的未来业务模式中,这样的商业模式很可能得到落实。
如此来看,滴滴在自动驾驶业务上的技术思路与商业化思路都已十分完善,也难怪软银会将滴滴选作自身自动驾驶布局的关键一环,选择在此时向滴滴自动驾驶投入亿美元级别的资金。
从大的产业层面来看,这也是自动驾驶领域资本逐渐朝头部玩家集中,加速技术量产落地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