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市目前正在低谷中前行,中国车市也难逆大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814.9 万辆和 1837.1 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 11.4% 和 10.3%,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 590.3 万辆,同比下降 18.5%。
在市场下行之时,需要业内企业合作,一起探讨、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1、博世与广汽在 AVP 领域达成合作
今年 7 月,博世与戴姆勒合作的自动代客泊车(AVP)系统项目正式获得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有关部门的批准,允许其在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停车场开展自动代客泊车服务,这是全球首例获得政府许可的 L4 级别自动驾驶落地项目。
在德国上马之后,博世很快将这套系统移植到了国内。
今年 10 月 23 日,博世在其“2019 年智能出行大会”上正式宣布与广汽研究院在自动代客泊车技术上达成合作,共同推进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在中国的场景化应用。
双方将在广汽研究院的停车场进行 AVP 系统的测试,将对该停车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目前采用的车辆平台是纯电动车广汽传祺 GE3。
据博世智能网联事业部智慧交通出行解决方案总监王挺介绍,在车端,主要要求车辆配有电子手刹、线控刹车、自动变速箱、电子转向以及远程唤醒功能,最后还需要一个互联装置。而这些配置在当今的主流车型平台和未来车型平台中都会是标配。
而在停车场端,博世会布置其自研的智能摄像头(现阶段依然采用的是激光雷达),对车辆做定位、对障碍物做识别。
同时,会在停车场里布置本地服务器,它相当于人类的大脑,会为车辆指派车位,并且规划最优的路径。
此外,还会在停车场建立 V2I 通讯网络,可以保证基础设施和车保持实时、可靠的通讯。最后需要一个智能云端(博世云),这个云端可以处理各种停车请求,连接用户和车辆以及基础设施。
在博世的规划中,未来 AVP 系统可以通过智能云端互联,打造一个很强的生态,在这个生态当中,可以实施更多具有附加值的服务,比如车辆自动充电、无人洗车、快递交付等。
而在广汽方面,他们计划在 2020 年下半年在某些车型上进行自动代客泊车技术量产的尝试。从 2021 年开始,会在高配、顶配车型上尝试搭载自动泊车的功能。
眼下,他们还有两个先验功能在研发,包括停车场导航和记忆泊车。
2、长安的自动驾驶攻势
V2X 技术、车路云协同控制,都是在为车辆的“网联”蓄力;而自动驾驶技术则为车辆的“智能”插上双翼。未来,二者合流,真正的智能网联汽车便能真正上路奔驰。
长安一直是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持续研发的企业,早在 2016 年 4 月,长安的睿骋自动驾驶汽车就从重庆行驶 2000 公里至北京,完成国内首个超长自动驾驶测试。经过几年的发展,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分享了他们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最新进展。
智能化如今是长安优先的企业发展战略:
2018 年长安发布了“北斗天枢”计划,要从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他们的目标是在 2020 年实现新产品 100% 的联网、100% 的驾驶辅助系统,同时要完成 L3 自动驾驶的开发,到 2025 年长安汽车的车载功能要实现 100% 的语音控制,同时要完成 L4 级自动驾驶平台开发。
在这一战略下,长安汽车开启了多方面的投入。
长安的智能化研究已经展开了全球布局,已在重庆建立了智能化研究院,于美国底特律、硅谷设立了智能化研发中心,同时也是重庆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核心车企。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长安建立了多个院士工作站,与华为、高德、讯飞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与腾讯成立了合资公司。而在人才队伍构成方面,长安采用全职+联合+特聘的形式,已形成一支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江学者”专家、千人计划成员、行业领军人物在内的超千人的智能化研发团队。
长安汽车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总研发费用的 10% 用于车辆智能化研究。
在阶段性成果方面,长安汽车已经实现了集成式自适应巡航、遥控泊车等 14 项技术的产业化。
2019 年 7 月 25 日,长安在仙桃数据谷启动公共道路 Robotaxi 网约车示范运营,目的已有 4000 余外部用户体验了这一服务,总行驶里程累计达 3 万公里。
长安还在自动驾驶测试方面进行能力的搭建,除了试车测试之外,还建立了 L3 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虚拟仿真平台,支撑产品开发。
3、滴滴的自动驾驶新进展
不久前加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任 CTO 的韦峻青最近常出现在各类论坛和交流会上,在自动驾驶这件事上,滴滴正有意将自己推销给业界以及公众。
滴滴内部研究自动驾驶起始于 2016 年,今年滴滴将自动驾驶研发部门升级为一家公司,韦峻青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与学术界和工业界合作,取得更快的进展。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地吸引投资。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超 200 人的团队分布在中、美两地,现阶段,滴滴的车正在上海、苏州以及加州山景城的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路测。
韦峻青透露,他们很快会在上海部署其第三代自动驾驶车辆平台,将与一家国外企业和一家本土企业进行合作。该平台接近于量产,其主要特点是:稳定和高性能。从算力的角度来说,相较于上一代计算平台要提升 5-10 倍。
大数据一直以来是滴滴非常重要的能力,而这一项能力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在车辆感知能力方面,滴滴拥有全球最大的自研的标记数据网络,可以对感知系统进行训练,不断迭代感知算法。
韦峻青介绍,滴滴拥有近百万辆装有传感器(前视摄像头以及车内摄像头)的车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图数据的采集,而后将这些数据分发给数千位工程师进行验证,打造出数千公里的高精地图网络,其精度可以做到厘米级。并且,他们能够完全自主进行维护与更新。这对于自动驾驶车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助力。
在系统的测试验证方面,滴滴除了路测之外,构建仿真平台也是他们进行自动驾驶算法训练的途径,这样的仿真平台的存在,能够为其测试效率提升 1000 倍。
既然滴滴要开始示范运营,那具体的落地、派单形式也需要明确。
韦峻青表示,他们已经完成了混合派单 APP 客户端的开发,将来在上海区域,滴滴的 APP 不光有滴滴专车、网约车,自动驾驶车辆也会在上面显示,若乘客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上海的自动驾驶测试区域内,滴滴将派遣一辆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接驳。
上海的用户可以期待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