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通无人货车上路
一直以来,无人货车上路被认为是难度系数最高的挑战,然而在人工智能和5G技术面前,这个山头终于被拿下了!
近日,国家邮政局披露,中通快递的无人驾驶货车已经完成路测。
在路测视频中,我们看到一辆4.2米的大货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轻松开过十字路口、环岛路口等复杂道路。
它不但能自动识别红绿灯及周围车辆,还能完成自动变道,就算遇上逆行车辆也能轻松避开。
那么这辆货车是怎样实现全程无人接管的?
原来这辆货车安装了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即使在动态环境也能无死角感知预测。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快递市场,2018年完成507亿件快递,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总和。
中通无人驾驶货车成功路测的消息传来,意味着中国的快递行业跨进了又一个快车道,必定将美日欧的差距拉得更大。
京东、阿里、苏宁万箭齐发
在中通无人货车上路的同时,京东快递机器人亮相北京街头。
这批机器人全名为“京东末端配送机器人”,一次能送30多单,通过无人驾驶技术能够自动规避道路障碍与车辆行人,准确识别红绿灯信号,自主停靠配送点,做到了自动化配送的全场景适应。
在快到达目的地时,机器人会将取货信息发给用户,用户凭人脸识别、输入验证码、手机扫码等任意一种方式就能取到快递。
就在人们赞叹京东的末端配送机器人时,阿里的菜鸟无人车已经在校园内用上很久了。
在上海交大,菜鸟无人车既可以给大家送快递,也能到校园各处取件,最大荷重100公斤,装200个快递小菜一碟。
正如学生们所说,以前叫快递员上门取件要一两个小时,现在手机上呼叫一辆无人车,四五分钟就到了。用车等人而不是人等车,寄件速度大大提升。
阿里和京东展开军备竞赛的同时,另一个电商大户苏宁也没有闲着。今年818,苏宁5G无人配送车在南京江北新区“上岗”运行,能发现100米外的障碍物,提前十几秒做出预判,简直能吊打人类的视力。
时势造就英雄,反过来英雄也可以造一个时代。不得不说,在阿里京东苏宁的合力推动下,无人快递的所有难关都被攻克,现在剩下的就是坐等5G技术的普及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了。
快递员最先受到冲击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快递员这个职业正一步一步地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君不见在中国,我们已经做到了从收件到分拣,从运输到配送全过程的无人参与。
在顺丰,我们只需将包裹送到楼下的新型丰巢柜,无人机就会自动取走快递,转送到集散中心。
在申通和圆通,机器人分拣仓库早已刷爆朋友圈,成百上千的机器人在空旷的仓库里繁忙穿梭,场面十分震撼。
在菜鸟物流,驿站智能柜已经开通刷脸取件功能,在超过百万次刷脸取件的记录里,到目前为止一次失误都没发生过,即便是使用本人照片、视频,都无法以假乱真。
过去,快件在物流中心分拣后,交给大货车千里迢迢运到配送点,然后快递员再从配送点领取包裹,最后送到终端用户,每一个环节都是人力堆起来的。
现在,从取件、入库、包装,到分拣、装车、派件,我们实现了全程100%交由机器人操作,哪怕一个司机都没有。
人力参与越来越少,而配送效率反而越来越高!
不必惊慌,随风起舞
到目前为止,中国有300万快递员,他们起早贪黑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红利消失,用户收件体验下降,让派件与收件之间的矛盾变得突出。
在我们为中通的无人驾驶货车,以及阿里京东和苏宁的末端配送机器人喝彩时,别忘了一件事,当配货、送货都由机器来操作,快递员这个职业也就开始走向终点。
事实上,不仅仅是快递业,我们现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挑战: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无人酒店,无人加油站,甚至于生理需求都有性爱机器人……
未来,没有一个行业能够离开人工智能。
在前不久举办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警告人类:千万不要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这家伙会进化,学习能力超过任何人想象。
一个初级版的AlphaGo已然能轻松战胜李世石,没想到仅过一年,升级版的AlphaGo二代就能吊打柯洁,学习能力之快让人目瞪口呆。
当你对机器人的理解还停留在扫地机器人时,全球首位拥有身份证的机器人索菲亚已经亮相多伦多。
她不仅拥有比人类还细腻的肌肤,能做出百种丰富表情,还能与人深入交流关于艺术、情感和商业领域的话题
许多人看后惊呼:
“太像人类了,以后不知道要抢走多少人的饭碗啊!”
斯坦福一位教授做了一项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那些以低端技术、体力工作为主的国家,这个比例可能超过70%。
花旗银行预计,未来十年欧美银行将裁员30%,数量最多达到170万人。36万小时的人力工作,AI只需几秒就能完成,一切人类工作在AI面前都是慢如蜗牛。
今天,我们的竞争对手早已不是同事和同行,而是速度更快、学习能力更强,并且永远不知疲惫的人工智能。
朋友们,不要怀疑,一场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革命已经来临,而快递行业因为其规模性和低门槛性,将最先遭受冲击。
用不了多久,这场颠覆就会从物流蔓延到所有其他行业。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总是伴随着对旧产业和落后生产力的淘汰,这是无法违背的社会规律。
面对人工智能,我们改变不了科技的进程,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更不能螳臂当车。
面对科技、文明的每一次飞跃,我们决不能过于留恋过去,而是要积极地拥抱未来。
放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正在积极投身社会变革,拥抱新的时代,推动民生进步,造福国家百姓,助力中国崛起。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必须紧跟时代节拍,紧跟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新机遇,随风起舞,做那个不被取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