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彭博社援引AXIOS的报道称,苹果确认收购位于加州的自动驾驶公司Drive.ai这是苹果公司在自动驾驶业务上受阻后,寻求的新一个发展方向。
进展缓慢的无人驾驶
苹果的自动驾驶业务一直处于比较低调的状态。媒体上曾传出2013年苹果试图并购特斯拉,但最终苹果选择与大众联合进行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2017年,曾有多名苹果自动驾驶研发工程师从公司离职创业。最新的消息是在今年年初,苹果的自动驾驶部门进行了重组,解雇了200多名员工,显示其自动驾驶业务进展可能遇到挫折。
在实际路测上,苹果的自动驾驶路测路程在2017-2018年间超过8万英里。测试路程增长幅度远超此前。但竞争对手Alphabet旗下的Waymo测试路程在2018年8月就达到了900万英里。
2017年6月,苹果CEO库克宣布苹果将其自动驾驶业务的研发重点集中在软件开发上,但经过两年的时间,苹果虽说没有画饼给大家,但也没有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还有多名工程师流失。这也让苹果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无人驾驶业务,应该何去何从。
视线回到2019年,就在本月初,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寻求收购Drive.ai以获得后者的工程人才,从而推动自己开发的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向前发展。不得不说这个新思路应该会为苹果的人工驾驶业务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毕竟相比一个一个的去对手那挖人,直接收购一家公司的收益更大一些。这样做可以直接得到一支磨合顺畅的团队,并且还有团队之前的研究成果,这对苹果自身来说都是不小的提升。至于缺点,就是花费肯定要高很多。Drive.ai一度是全球自动驾驶研究领域最知名的初创企业,总计完成7700万美元融资,估值最高曾达到2亿美元。看到这只能说苹果有钱,任性!
理想被钱绊倒的Drive.ai
或许有很多人并不清楚Drive.ai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昔日的明星,Drive.ai曾备受瞩目。它是加州第一批拿到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的公司之一,几位联合创始人均来自大名鼎鼎的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术和业界的红人吴恩达的学生。两年前,由于发现了深度学习在无人驾驶上的机会,实验室的6 个人全都从博士项目中暂停,一起成立了这家公司。
意气风发,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创始人们开始了自己在无人驾驶上的探索。
最开始,Drive.ai的目标是“要做一辆用低配激光雷达、便宜的照相机、Google2D地图就能上路”的无人驾驶车,想要用深度学习解决价格、认知准确性、商业模式可延展性三个问题。有初创团队在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积累,Drive.ai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经历两个月开发后就上路,并且曾经因为成功挑战“雨天黑夜”这个当时颇具难度的自动驾驶场景,吸引了不少关注。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Drive.ai对无人驾驶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修改了自己的研发方向,由硬件转为软硬件结合的一体化系统研发,并加上了“人车交流”这个新特性,希望能和商业车队合作,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这样的尝试也是为了顺利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去年7月,Drive.ai和德克萨斯州小镇弗里斯科合作,在设定好的地理围栏范围内,为弗里斯科至少1万居民提供免费无人车叫车服务。不过,这项合作在今年3月合约到期后就停止了。Drive.ai和德克萨斯州另外一个城市阿灵顿也有合作,为居民提供班车服务,但也在今年5月提前结束。
最后,Drive.ai没有能实现把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装进更多车辆的梦想,而是卖给了苹果,将在这个月底关闭公司。
这样的结局并不能说Drive.ai的技术是不合市场规律的,也并不能说明它自身的技术有问题。公司的创始人都是斯坦福的高材生,并且是深度学习方面的专家。当他们还在斯坦福时,就曾经打造过世界上最大的神经网络,并且只用了16台GPU机器就复现Google用1000台机器展现的效果,要知道他们只花了Google十分之一的成本。
Drive.ai的惨淡离场是由于资金问题。他们上一轮融资还停留在两年前,在自动驾驶这个动辄数亿美金融资、竞争对手们都砸重金抢人造车的领域,它的资金压力不可谓不大。
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随着资本入场开始拱火,就已经不再是最开始技术方面的竞争,而是资本方面的竞争。谁有钱,融资后的资金更充足,就能挖来更尖端的员工、投入更多产品到现实车辆上进行路测,在研发、测试和商业拓展上跑得更快。
Drive.ai的梦想没有输给技术桎梏,却被钱绊了一跤。而苹果的收购一方面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另一方面,它充足的资金也能让Drive.ai的产品跑进更多的车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