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道数据:智能驾驶使交通事故率降低50%

时间:2018-11-15

来源:中华网

0

导语:安全是社会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须追求的核心指标。在中国,由于安全理念的相对落后以及技术手段的缺乏,安全事故总是层出不穷。不过在媒体频繁报道建筑安全、开采安全等事件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交通事故才是整个社会中最频繁发生、经济损失最大的安全类事故。道路安全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关注重点。

安全是社会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须追求的核心指标。在中国,由于安全理念的相对落后以及技术手段的缺乏,安全事故总是层出不穷。不过在媒体频繁报道建筑安全、开采安全等事件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交通事故才是整个社会中最频繁发生、经济损失最大的安全类事故。道路安全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关注重点。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因道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40万,超过3000万人因此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而在江苏省,2017年因为道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则是4567人。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中我们不难发现,交通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以一切必要的手段来加以控制。

而在IT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众多新技术也给企业和政府提升交通运营安全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路。

事故率降低50%!如何做到?

江苏驭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内一家专注于交通安全新技术及相关解决方案的公司。通过调研,驭道数据发现,江苏省内因道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中有近70%与运营车辆有关。因此,利用新技术帮助交通运营企业提升安全水平就成为了降低道路风险,构建安全社会的最佳路径。

通过在运营车辆上安装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驭道数据可以让车辆运营单位及时掌握车辆信息及行驶状态。结合GIS及道路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判断车辆当前是否存在超速、违章等现象。

另一方面,这套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还可以通过安装在驾驶室内的红外摄像头对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智能识别。如果驾驶员出现S型行驶轨迹以及打哈欠等表情,那么系统会自动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和预警,避免疲劳驾驶所导致的事故。

在更高级的应用中,驭道数据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并分析路况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情况作出及时预测,并提醒驾驶员减速规避。根据世卫组织的调研,如果能够在事故发生前的2.7秒及时预警和提示驾驶员,那么93%的交通事故都可以被减轻甚至避免。

通过一系列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驭道数据大幅度提高了运营车辆的安全系数。在江苏省2017年进行试点活动中,有292辆运营车辆安装了驭道数据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通过半年的运行监测,这些车辆的事故率降低了50%,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也降低48%,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驭道数据还建立了一套驾驶员安全档案体系,自动记录驾驶员的运营及违章情况,让那些不尊重交通法规、漠视道路安全的驾驶员不会因为换一份工作就再次上岗,为交通运营行业的整体性安全提升打下了基础。

如果将这些系统在省内或全国进行推广,那么将会有无数生命幸免于难,无数悲剧被避免,无数财富避免浪费。

驭道数据背后的大数据与AI支持者

虽然并非自动驾驶系统,但驭道数据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却仍旧需要各类传感器采集大量实时数据并通过云端技术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因此,驭道数据所需要的IT架构不仅要具备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框架服务,更要具备极高的处理速度。只有功能与性能兼备才能拯救生命于危急之中。

经过多方比对,驭道数据最终选择了华为云,并基于华为云强大的大数据能力和EI智能体构建起了这套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利用华为云独家的智能边缘能力和云端大数据能力,驭道数据可以及时的监控、采集并分析大量运营车辆所产生的海量实时数据,对可能存在的违规驾驶即时提示。

而通过华为云的EI智能体,驭道数据则可以及时分析车辆所属路段的实时路况,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快速预测和提醒。当然,基于面部识别的驾驶员疲劳状态分析也由这一系统完成。

对此,驭道数据联合创始人、CTO任勇表示:驭道数据与华为云是铁打的合作伙伴。通过使用华为云独到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服务,驭道数据可以用最新的智能科技为驾驶员、运输企业及监管部门赋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提升管理效率,做道路安全的真正护航者。

华为云不仅可以解决企业上云等一系列最基础的需求,更可以通过先进能力的不断加持及相互组合为企业搭建一条探索数字化未来的坦途。让技术成为与计算一样的一种资源,助力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当远在天边却即时可靠的云计算与车轮之下通畅、安全的高速公路相结合,未来或许真的可以更快到来。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