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汽车的自动化驾驶都承载着人类对机器智能化憧憬中最强烈的渴求与最丰富的想象。如何释放行驶在路上的时间和精力?如何不必费心应对复杂的泊车问题?如何让交通秩序井然不再拥堵?无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智慧车”的实现增添了更多的可预期性。
“自动驾驶中最核心的是汽车的智能感知、决策、执行能力,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就是车的‘大脑’,当传感器收集到外部信号后,‘大脑’要快速进行相应运算,决断并给出指令。”魔视智能创始人、CEO虞正华说,“魔视智能在做的就是研发‘大脑’的工作。”
资料显示,ADAS共包含14个功能,随着功能的逐步完善,自动驾驶将逐步实现从L1-L5的级别攀升。作为国内首个将深度学习应用于ADAS并实现量产的人工智能企业,魔视智能的自动驾驶产品已经具备了车道偏离预警(LDW)、行人防撞预警(PCW)、前方碰撞预警(FCW)、智能远光灯控制(IHC)等多项功能,并于2018年实现了量产。
这对于ADAS渗透率极低的国内汽车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
魔视智能创始人、CEO虞正华(左一) 受访者供图
让中国车有“中国脑”
事实上,ADAS落地已有超过10年的历史,以色列MobileEye曾把持着世界90%的市场份额,是通用、宝马、奔驰、特斯拉、捷豹等品牌高端车型的主要供应商。近年来,Bosch、Continental、DENSO等国际巨头纷纷进入ADAS领域,展开激烈角逐。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ADAS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的低渗透率。数据显示,2018年年底,各类L1-L2级ADAS系统渗透率仅约5%-12%,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产汽车鸡肋般的智能功能、智能化=高端车的概念炒作以及后装市场的混乱也让消费者质疑重重。
2015年,深耕图像识别与交通管理行业近二十年的虞正华创办魔视智能,奔着量产的目标执意从中杀出一条血路。
“智能技术的价值就在于能实现量产,所以从一开始,无论是商业化路径选择,还是芯片平台的权衡,以及技术方案的路线决策,魔视智能都是围绕量产来做的。”虞正华表示。
在他看来,自动驾驶不是为高端车“炫技”而生,它的终极意义在于使交通出行秩序化。“我们希望将ADAS变成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买得到用得起的一个技术产品,只有把最广泛的需求解决了,我们设想的交通出行方式的变革才有可能实现。”虞正华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商业化方面,后装市场虽然能赚快钱,但车型不一、需求不同且更为复杂,因此魔视智能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走前装量产道路。同时,与之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专家系统算法不同,魔视智能开创性地选择深度学习路线,大大提高了ADAS对不同工况的智能识别与处理速度。
而关键的一环在于对芯片的选择,虞正华认为,芯片与算法正是魔视智能得以降低成本、实现量产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当时我们把市场上所有可能的方案都了解了一遍,最终考虑到成本和功耗的因素,发现FPGA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但当时市场上没有人将FPGA用于汽车行业,因此一开始,赛灵思拒绝为我们这样一个初创企业提供芯片及技术支持。”虞正华说,“2017年,魔视智能成为国内第一个做出ADAS的企业,2018年又进入量产,这个过程中赛灵思发现我们在技术上、市场上都打通了,我们也因此成为其一个很好的标杆客户。”
同时,魔视智能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优化使低成本的芯片达到了高性能。虞正华举例说,这一算法就好比能够使32比特的信息压缩至1比特,大幅度减少了复杂性,释放了计算带宽,从而成为降低成本的绝对优势。
2018年,魔视智能宣布其基于嵌入式深度学习技术的乘用车及商用车辅助自动驾驶产品已经在主机厂上正式量产,并实现每月千台以上稳定批量出货。虞正华表示,预计今年将实现L3级的自动泊车系统量产。
竞逐新能源时代:机遇与责任
2018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目标是在2020年使在华销售的50%上市新车都是智能汽车,并且制定智能汽车中长期目标,将智能汽车产业定位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
在汽车“新四化”的发展方向主导下,汽车智能化正在中国飞速推进,此前有分析机构预测预计至2020年,中国ADAS市场将占据全球份额的30%,市场规模达到700亿-800亿元。
这对魔视智能来说,既是机遇,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一个车厂会有多个供应商来竞争,一般是在不同车型上做切分,但也有可能是同一个车型选择两个可以互相替代的供应商竞争。”虞正华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由于是前装量产,对好车型的抢占十分重要。
对此,魔视智能已逐步建立起技术壁垒。除了核心的、基于FPGA平台的深度学习算法外,在能进行高精度定位的VSLAM技术以及未来L4级别自动驾驶所需的高精度地图绘制等关键技术上同样走在国际前沿。
“汽车是需要极高可靠性的极为复杂的产品,因此如果要实现量产,首先要经过严苛的测试,保证汽车无论在怎样极端的环境中都有很高的安全性,自动驾驶级别越高,对各项技术和研发能力提出的综合要求越高,这也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虞正华表示,“我们一直说要做‘汽车界的华为’,就是要依靠过硬的技术让我们的产品被同行和客户认可。”
凭借技术优势,当前,魔视智能已经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中国一汽等18家主机厂OEM和技术核心供应商进行了9个项目的量产和产品研发合作。
近几年,中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新能源车占比迅速攀升。据《2018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数据研究报告》统计,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70万辆。
新能源车的迅速普及与智能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虞正华坦言,虽然ADAS的结构设计在新能源车或传统油车的应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当前国家对新能源车与汽车智能化的大力推进对专注于量产的魔视智能而言是利好。
“从量产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的系统更为开放,技术规范还需要在不断地发展中慢慢形成,这时候创新的空间就比较大。”虞正华解释说。
同时,魔视智能的低成本、低功耗技术优势也将成为其竞逐新能源时代的利器。“我们期望在未来3-5年能实现L3、L4级别自动驾驶产品的大规模量产。”虞正华表示。
虞正华认为,在中国,ADAS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是中国国土广袤,道路状况十分复杂,有足够多的应用场景,这是很多国家所无法企及的;其次在中国的计算机和自动化等理工类相关学科领域,往往聚集着相当多的优秀人才。
“中国在理工科人才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一直很高,特别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资源池其实很大。”虞正华说,“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和传统制造业不同,它不需要工艺积累,只要有一群聪明的脑袋,就有可能很快地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