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王劲一连接受了两场媒体的采访,在采访的最后,仍然还充满热情与激情,实为难得。
王劲的职业生涯非常丰富,从美国的硅谷,到中国的上海,从谷歌,到百度,几乎经历了当前为止所有大型海内外公司的辉煌历程。
目前,王劲对外公开的身份是:南京市人工智能咨询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从2000年开始,王劲回到中国,先是被马云亲自挖到阿里巴巴担任资深技术总监,后来成为EBay中国的CTO, EBay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后来开始担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2010年是王劲职业生涯中的重大转折,当年4月15日,王劲加入百度,任百度技术副总裁。2013年12月更是晋升为百度高级副总裁,2015年12月创立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任事业部总经理。
之所以说这个经历对王劲是转折点,按照王劲的话说,百度的职业生涯是他跨界进入汽车行业,特别是无人驾驶领域的开始。而无人驾驶将成为王劲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谈到无人驾驶的时候,王劲的眼睛会放光。王劲看上去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又有点儒雅的气质。但是一旦谈到无人驾驶,全身就会透露出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理想、使命感、甚至有些为之着迷的劲头。王劲对无人驾驶的滔滔不绝,有时候也会让人联想到美国好莱坞大片中的那些科学狂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准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做下去,即使他做的模式与其他许多人都有不同。
比如,王劲在讲他负责人工智能的时候说:“非常满意”、“非常幸运”。王劲在谈到无人驾驶的时候说:在这个节骨眼上,在这个节点上,参与到了我个人认为非常伟大的一件事。
王劲表现出来的这种强烈使命感,并不是一时冲动,他有着自己的充分理由:人工智能正在颠覆汽车,汽车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共享出行和智能化的结合会更深远改变整个出行和汽车产业。
王劲讲到这个的时候显得有些激动:作为一个程序员能够写代码改变这么大的产业,甚至通过这个产业改变人们的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我觉得太幸运了,我那时候与很多朋友们说,我说我这一辈子最想做的就是这件事,我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我们对于整个采访的内容采取了基本还是不进行删减的态度,以更加全面反映出被采访者的所有观点。下面把王劲基本的观点附在下面,请大家分享讨论。
2020无人驾驶车实现量产
对于市场化的前景,王劲非常乐观。目前对于无人驾驶仍然有激烈的争论,有观点认为,无人驾驶实现的时间还是比较遥远。不过,早在2015年12月,百度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人驾驶事业部的时候,王劲就预测,三年后无人驾驶车应该可以初步小范围实现商用,五年后实现规模化的量产。当然,现在许多汽车企业或者造车新势力都开始宣布量产,但是量产与量产是有着巨大的差距。在王劲看来,量产有两个评价标准:一个是单一车型销售在万辆以上,第二个更重要的标准,就是前装市场的量产。
能够证明乐观观点的事实是,2018年12月,谷歌宣布他们在加州要进行商用的时间点,与王劲的预测差不多。据王劲披露,谷歌去年向两家车厂下单加起来6万多辆的无人车,而且他们现在也建立了一个车厂,准备来生产无人驾驶车。
王劲进一步预测说,明年年底应该有很多公司可以开始进入一个规模化的量产,在2020年底开始,2021年初开始看到一批量产的无人车下线。
利国利民利己的使命
王劲把无人驾驶事业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使命,这也是在许多其他专家或者企业高管那里很少看到的。其中的缘由在于无人驾驶带来的利国利民利己的利益价值的提升。
第一是利国,即是中国汽车产业可以通过无人驾驶实现产业升级,以及交通安全性的大幅提高,交通事故死亡率指标因为无人驾驶获得极大地改善。。
第二就是效率的提升。这是因为许多人开车与停车的大量时间因为无人驾驶被节省下来了。比如在北京自己开车经常要花一个小时,这个时间可以被节约下来,时间就是生命。效率的提升还来自于无人驾驶带来的行驶效率提高,因为无人驾驶车最遵守交通规则,从而使得整个交通拥堵大大减少。第三个效率的提升或许许多人想不到。无人车是不用专用停车场的,现在美国一个城市的面积23%是用来停车的,无人驾驶的实现,大量的城市面积可以用来做更多的道路或者用来给民众享用。
第三是利民,最直接的是无人车的经济性比传统驾驶车要更高,比如无人车的出租车、网约车,它的成本只有传统车辆的一半。王劲他们做了一个测算,用无人车做出租车,在北京、上海或者第三线城市,只要一万多辆就可以让一个无人车的创业公司盈利。而实际上,当前各个城市的出租车、网约车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也就是说,无人驾驶在出租车市场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盈利性。
关键决胜因素
但是,即使无人驾驶拥有良好的盈利前景,无人驾驶不会自动实现盈利,因为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或者促进无人驾驶的真正成功与否。在王劲看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技术。目前技术最大的瓶颈还是在安全性,但是已经处于突破的前夕。而中国则是非常有机会在全球最早实现无人驾驶的国家,因为中国拥有最好的、非常优秀的程序员,中国的程序员技术强,又很拼命,这是非常大的优势。
第二是资金,其中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量的资本投入到无人驾驶行业。
第三是产业,将会有三个产业参与到无人驾驶中,第一是高科技产业,像谷歌、百度、华为这些高科技公司,他们能够推出人工智能的技术,实现无人驾驶系统。第二是汽车产业,诸如造车新势力、传统主机厂等等。这些汽车企业恰恰是可以弥补高科技公司在造车方面的不足。第三是出行产业,像美国的优步、中国的滴滴等公司,都将会使用无人车实现出行服务。在无人驾驶领域,三个产业的融合非常重要。哪个国家能够把这三个产业融合的更好,哪个国家就能够在未来的无人驾驶领域胜出。
第四是无人驾驶车的成本。 目前很可观的趋势是可以用“新摩尔定律”来形容,过去摩尔定律是每两年硬件的成本下降一半,但是计算能力却提高了一倍,而现在无人驾驶车遵循的是“新摩尔定律”,每半年成本就差不多下降一半,更快更高效。
第五是市场。 无人驾驶车会在哪个市场方向、以什么商业模式来落地,当下看来最主流的仍是出租车。
第六是国内的政策法规。 中国目前相较于国际水平技术略微滞后,但从中国政策法规的角度来讲,对于无人驾驶的发展基本上是水到渠成,并不存在瓶颈,国内法律法规基本与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能够匹配或者衔接,这让整个行业都十分有信心。
整体来看,无人驾驶行业面对的不是简单的愿景问题,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多产业的协调推进,目前无人驾驶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比厚”的平台期,它正在快速积蓄能量,当下一个阶段到来之时,这个力量将胜过以往的任何时候。
无人驾驶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
无人驾驶尽管经历了激烈的争论,总结起来已经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三个不同的阶段中,决胜的因素又有不同。
第一阶段,进入时间早晚。在这个阶段,谁进入的时间早,谁就拥有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比如谷歌的无人车,尽管现在还很难说它已经成功,但更早进入无人驾驶领域,让谷歌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二比快。就是说,各个公司在这个阶段比拼的是谁发展的更快。而做到快的条件就是入股甚至收购。换一个角度,就是快鱼吃慢鱼。比如通用汽车,早在三年半前就买下了硅谷的一家公司,当时投入10亿美金,今天估值达到了190亿,涨了19倍。
第三阶段就是产业生态融合的程度比较。谁拥有的产业生态链长,谁可能就更容易胜出。也就是说,技术、投资、市场,还有政策法规,都将成为制胜的关键。在这个阶段,中国恰恰拥有胜出的更多优势。
无人驾驶是捷径
关于无人驾驶,其实业内有一种观点,无人驾驶很难实现,反而是智能驾驶是更加稳妥的发展路线。比如,中国复杂的交通道路环境、比如说交通智能网联环节的缺失等等。
对此,王劲坚持认为,直接一步达到无人驾驶的模式是未来可以胜出的模式。
在王劲看来,智能驾驶模式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图像识别技术到今天还不完美,五年前,车载摄像头的图像识别是88%的准确率,目前也只有92%。而智能传感器判断前面是否是行人或者物体,准确率只有80%左右,有可能略微突破80%,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水平。如果判断一辆自行车的准确率只有81%,风险真的非常大!
但是无人驾驶采用的激光雷达则具有更高的精度与准确性。目前最大的障碍是,激光雷达过于昂贵,所以很难普及。但是,一步到位的无人驾驶模式,也可以随着产销量的提高不断降低价格。有人预计百万量级规模的销量,会使得成本低于500美金。这样的价格就非常具有竞争力。
应该说,从L1到L4的发展模式,比较稳妥,但是会在未来更容易被一步到位就达到无人驾驶的公司所打败,原因也在于这两条发展模式很难有替代性,两个发展模式很难做互相切换。
中国的机会
在华为事件之后,许多人都更多的会关注到中国在某一个领域方面到底有多高的技术先进性以及对外依赖性。
无人驾驶领域无疑是未来各个国家、各个企业竞争的核心领域,今天的中国到底是否已经领先?到底是否还会受制于人呢?
对此,王劲比较乐观。
如果从软件方面来看,中美差距大约会在两年左右的时间。但是,这并不是说美国就会一定笑到最后。因为事情会一直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中国拥有美国所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中国在无人驾驶领域,整个全产业链都积极参与,而无人驾驶的发展快慢,非常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整体发展速度。显然,中国在这个方面相对领先美国。
其次资金问题。中国目前的投资额度相对会小些,但相差并不多。
第三就是先进技术的可替代性。比如激光雷达目前处于领先的仍然是美国公司,但是中国也已经有好几家公司可以实现产品替代。这也就是说,美国企业拥有最好的产品,但不至于影响到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
还有许多人最关心的芯片问题。中国目前有一些企业是在发展自己的芯片,因此,即使哪一天发生美国对中国断供的问题,中国也还不会被打倒。而且,因为美国企业生产的GPU,也还没有完全达到车规的使用标准,只是目前比中国领先而已。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断供这样的事件反而会激发中国企业的技术突破。
无人驾驶时代下的人类命运
剔除国家因素,剔除企业竞争因素,在无人驾驶时代或者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以后,人类将何以自处?人类是被机器控制还是继续掌控机器的命运?
王劲对此表示,今天还没到害怕的时候,有担心,但不害怕。因为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仍然有太多机会寻求解决方案。今天的担心,恰恰是解决方案出现的动力。,
物流车市场并不是最佳途径
在无人驾驶汽车选择哪一类市场也有许多的分歧,有主张认为,物流车应该是实现自动化最好的模式。对此,王劲坚持认为,网约车才是实现无人驾驶最好的路线选择。
其中的道理就在于网约车相比物流车更容易实现规模化,而规模化才是无人驾驶实现量产的最佳途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资金投入一样,网约车出租车能够制造出100万辆,大卡车也可能只能制造出10万辆。因此,出租车因此带来的数据量就要大很多,而行驶数据对于产品与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越多的数据,越复杂的数据,对于无人驾驶的意义及更大。
时代的好坏关键在人
现在经常流行一句话就是: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不过,王劲把上半句去掉了。因为对于王劲来说,最好的时代正在到来,尤其在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汽车产业开放也已经有30多年了。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只大不强。
但是,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推进,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既大又强的时代到来了。
目前,中国在智能网联领域,在5G领域,在某些方面不仅仅不落后那么多,甚至还稍稍领先那么一点。
特别是中国从政策层面的推动力度是世界最强的。
在最后,王劲的兴奋更加溢于言表:身为一个老程序员能够参与到这个事,我觉得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我再早生十年肯定没这个机会,再晚生十年就被人家干完了,太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