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上海自动驾驶:政策、竞争与企业

时间:2019-04-24

来源:中国青年网

0

导语:随着上海车展的持续火热,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风范的一座汽车之城,上海也再一次成为了众人关注的汽车科技竞技场。不过今天,我们要尝试着去探讨另一个问题:这座底蕴深厚的汽车之城,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发展?

随着上海车展的持续火热,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风范的一座汽车之城,上海也再一次成为了众人关注的汽车科技竞技场。不过今天,我们要尝试着去探讨另一个问题:这座底蕴深厚的汽车之城,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发展?

众所周知,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自动驾驶早已成为了整个汽车产业乃至智能科技产业都在关注和探索的发展方向。着眼于这一趋势,上海很早就已开始布局,为自动驾驶的早期研发乃至商业化应用做准备。几年下来,上海在发展自动驾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拿到了一些“第一”。

不过上海是否就此成为了中国自动驾驶第一城呢?这是一个为时过早的问题,眼前自然没有答案。不过透过上海历年来在政策环境方便所作的努力,与其他城市的对比,以及本土企业的情况,或许可以窥得一二。

政策先行,路测跟进

上海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文件的号召。早在2016年6月,位于上海嘉定的首个封闭测试区就已正式获得工信部审批并落成开放,这是国内的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  
一文看懂上海自动驾驶:政策、竞争与企业

在一年多以后,也就是在2018年3月,由上海市经信委和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联合制订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上海成为了国内自动驾驶公开路测的的第一座城市。不仅划定第一阶段5.6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并于开放当天在嘉定发放了全国首张无人驾驶测试牌照。

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政府逐渐发力。在同年9月举办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第二阶段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将原先上海嘉定的路测道路扩大到11.1公里,用于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测试,并新开放了上海临港地区的26.1公里道路,用于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测试。

而在2019年1月,“AI+交通场景计划”成功落地上海国际汽车城,以上海汽车博览公园为载体,建设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的半开放示范区。由此,上海进一步形成乘用车、商用车同步推进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布局,加快推动自动驾驶从研发测试向示范应用和商业落地的转变。

竞逐中国自动驾驶第一城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路测的主要基地,美国有不少城市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头羊,除了有硅谷和汽车城底特律外,还有波士顿、凤凰城、匹兹堡等城市也是走在自动驾驶研发应用的最前沿。而在国内,除了上海之外,北京、广州等地也是自动驾驶的先锋城市。

上海最早推出了测试示范区和公开路测,但是至今为止仅向上汽、蔚来、宝马等5家企业发放了公开道路测试牌照,2018年的累计测试里程约为2万公里。而起步稍晚的北京,截至2019年1月,已给9家企业发布了60张牌照;2018年,累计测试里程超15万公里。对比上海37.2公里的公开测试道路,北京则是在2018年时将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开放至44条,总计达123公里。此外,北京还拥有数量众多的自动驾驶企业。

在一线城市里,广州同样没有掉队。在2018年初的时候,广州政府为自动驾驶车上路“开了绿灯”,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景驰)这两家广州政府“引进”的自动驾驶公司,先后在广州开启了自动驾驶车的试运营。不同于北京和上海的路测思路,广州的试运营,直接开始了探索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一步到位。如果再考虑汽车和互联网等产业方面的实力,广州也是国内自动驾驶第一城的竞争者。

除此之外,深圳、苏州等地,也是在自动驾驶的赛道上逐步发力。这场可能重塑城市竞争力的竞赛,将会越发激烈。

上海自动驾驶的常量和变量

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汽车产业集群,汇聚了大量的传统车企和国际零部件供应商,这是上海发展自动驾驶的先天优势和“常量”。与此同时,新兴造车企业和自动驾驶公司的出现,则很有可能是上海接下来能取得突破的关键变量。

上汽集团作为传统车企代表,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智能驾驶系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究,积极开展战略合作,已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累,2018年1季度时整车测试累计里程就超过5万公里。近期,首款搭载L2.5自动驾驶的上汽大通D60已在发布会上正式亮相。除此之外,上汽近两年还有不少的自动驾驶投资。

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自主开发了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并在近期表示将于6月份释放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这家拿到上海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本土公司,在北美有一支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的团队进行开发,并表示将跳过L3直接进级到L4级别自动驾驶。

同样获得上海自动驾驶牌照,并与上海有紧密关系的车企,还有宝马。这家汽车巨头,在2018年5月获得了上海的牌照。目前,宝马在北京、上海、沈阳都建有研发中心,但上海的研发中心着重于未来出行趋势研究,其中包括有自动驾驶、互联驾驶。在自动驾驶领域,德国的巨头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  
一文看懂上海自动驾驶:政策、竞争与企业

虽然2018年传出入华消息的Waymo至今缺席上海,不过上海其他的自动驾驶公司没有缺席。

西井科技是上海本土的无人驾驶公司,在2018年时发布了自己的自动驾驶品牌Qomolo,开拓封闭场景的自动驾驶。西井科技在港口、矿场等领域落地自动驾驶的应用,强调打造智慧港口、智慧矿场,并与振华重工、广东珠海港、西藏珠峰等单位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最早成立于硅谷,总部位于上海的Nullmax纽劢科技,是一家拥有美国加州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的本土公司。不同于西井科技的商用车特色和封闭化场景,Nullmax是开发适用于乘用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企业,也是国内少有的采用以视觉为主的多传感融合路线的公司。这家公司大力推进L3/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落地,预计2020年将会应用到量产车型上。

此外,纵目科技也是上海的一家知名智能驾驶企业。这家科技公司拥有多款环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产品,并且打造了一套基于“车+云+场”的自动驾驶泊车方案,向中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逐步深入。除了上海总部外,纵目科技在北京和厦门分别设有自动驾驶分公司和传感器研发中心。

虽然出行产业的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但是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这场大潮,将为各自城市注入技术、人才和资本等全方面的活力,在良性竞争中相互学习,纷纷发力。上海发展自动驾驶有着自己的“套路”和节奏,但是后者来汹汹,或许上海需要进一步放开路测,培育本土的自动驾驶企业,才能保持既有优势,竞逐中国自动驾驶的第一城。

标签: 上海 自动驾驶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526060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